公子小说网 www.gzjtbb.com,山水食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范氏听了这话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滚起来,也不顾陈玉荷有没有摔倒,挤出笑容对着孙氏说:“娘,我这不是心里委屈么,老三媳妇可是受了我一个头呢!”孙氏不接话茬,狠狠的挖了她一眼:“滚去做饭去!晌午饭都不做,爷们儿干完活回来吃糠咽风啊?”范氏堆着笑连声答应,拍拍衣服裤子,还顺手拉了下蹲在地上的陈玉荷,娘俩在孙氏杀人的目光之下晃晃悠悠的往灶房去了。
看着范氏走远了,孙氏回头瞪了一眼面色苍白的李氏:“天天作天作地的,闹着给你那个赔钱货丫头片子吃鸡蛋!现在你们娘几个高兴了吧,家里存的一点钱都给了刘郎中了!没钱买粮,存粮要是没了就先从你们三房断顿!卖了你那个丫头片子!”说罢看也不看李氏一眼就掀起门帘回了上房,又瞪了还站在地上的陈三郎一眼才上炕盘腿坐在那一言不发。老陈头这时候才言语:“老三,你回去吧,刚才娘们吵架咱们男人不好参合,现在回去看看你的媳妇孩子吧。”
陈三郎应了一声转头出去了,看到自家媳妇站在自家厢房门口,脸色瓦白嘴唇发抖,两个儿子一左一右扶着她才没倒下。快走几步上前接着兆勇扶住李氏,半拖半抱的把李氏抱回了屋,李氏浑身都在发抖,不知道是气的还是伤心的。陈三郎把李氏抱到炕上让她躺下,玉芝赶忙凑了过去安慰李氏:“娘,你和二婶生什么气呢,四哥说了二婶是个混人,又豁得出去脸面,我们跟她计较只能自己憋屈吃亏。”要说这女儿就是娘的贴心宝,明明很普通的一句话从玉芝嘴里说出来李氏就听到心里去了,她颤抖着唇反过来安慰玉芝:“芝芝别怕,娘不会让你奶把你卖了的!”
陈三郎宽慰妻女:“娘也就是嘴上说说罢了,不会真的卖了芝芝的,再者说...”他压低嗓音:“爹也不是糊涂人,这是他亲孙女!”李氏心里稍安,正要张口说些说什么,门外突然进来一个少年。
只见这个少年十三四岁模样,一进门就急匆匆的看向躺在一起的李氏和玉芝,见两人手拉着手说着话,才松了一口气。上前摸了摸玉芝的另一只小手:“芝芝,你可好些了?二哥下学回来了,今日二哥给你带了花生糖,是刚下的新花生做的,又脆又甜!”玉芝这才明白眼前这个文雅少年就是二婶口中吃香的喝辣的还去念书的二哥陈兆志了。
兆志从袖子里摸出来一小包油纸,慢慢解开,里面是三块小小的花生糖,他挑起一块塞到玉芝嘴里,花生糖特有的焦香味在玉芝嘴里蔓延开来,玉芝差点哭出来。才穿过来半天,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离开了自己爱着也爱着自己的父母和男友,穿越成了这个一贫如洗的农家的小女儿,从今早醒来到现在玉芝一直是懵的,只是凭本能说话做事罢了,直到现在吃了一块花生酥糖,嘴里满是上辈子熟悉的味道,她一下子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手都微微颤抖了起来。
兆志一见妹妹一脸想哭的表情吓了一跳,手足无措的哄道:“芝芝别哭!是糖坏了吗?这是二哥的同窗给我的,难道不好吃吗?二哥给你买新的好吗?”玉芝闻言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朝兆志笑了笑:“不是的二哥!很好吃!因为太好吃了我才想哭呢,我从每吃过这么好吃的糖...”
兆志放下心来,又捏起一块想喂给玉芝,玉芝看着兆勇那渴望的眼神和不停吞咽口水的喉咙摇了摇头,自己拿起纸包里的最后一块趁兆勇不注意塞到他嘴里,兆勇呆住了,愣了一阵子才开始慢慢的咀嚼起花生糖来,一边嚼一边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仿佛在品尝什么龙肝凤髓一样的珍馐美味,看得玉芝心里一阵发酸。
她从兆志手里拿下另一块糖,要喂给李氏,李氏摇着头死活不吃,要省给玉芝吃,玉芝又一定要李氏吃,两个人在炕上躺着推来推去的看的地上的四个男人都笑了起来,最后还是陈三郎发话了:“她娘,孩子孝顺你给你吃,你就吃了吧。推三阻四的寒了孩子的心。”李氏无奈只能吃下。陈三郎看到李氏吃了糖才道:“我带孩子们去上房看看爹娘,兆志今天回来还没去看爹娘就先回屋了。估摸着老爷子现在等着呢。”
李氏点点头,等他们几个出去以后李氏搂着玉芝又忍不住抹起了眼泪:“芝芝,都怪娘太软弱了,明明知道你二婶的话不对,都是歪理,也知道应该怎么去驳了她,但是当时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让你跟着娘受委屈,娘对不起你啊。”
玉芝从李氏身上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转身软软的钻进李氏怀里,搂着李氏道:“娘。这不怪你,嗯...你也知道我忘了所有的事情,你能把早晨没说完的咱家的情况再给我说一些吗?”
李氏一边缓缓地拍着玉芝的背,一边慢慢给她讲述陈家上下的现状。
之前说到老陈头四儿一女,孙氏又带着两个女儿嫁过来,一家九口想吃口干饭都难,顿顿稀粥配大葱咸菜。可哪怕这样,老陈头毕竟是在镇里面见过世面的人,他觉得读书是个好东西,哪怕不考功名,做个账房也好或者做个说书先生也好,也能混个肚饱,不用像自己出大力刨木头,也不用像村里祖祖辈辈一样土里刨食。每年交了赋税也就勉强只能顿顿混个稀饭吃,走起路来肚子里西里晃荡的。
于是他节衣缩食送了当年十三岁的大儿子陈忠富去镇上最便宜的学堂念了两年书。要说陈忠富念书还是有点天赋的,无奈启蒙太晚,跟他同年龄的许多人都已经读了好几年书了,他是怎么也追不上人家的进度,读不出功名来了。两年以后他觉得自己字认的差不多了,也就退了学,凭着自己识字又嘴甜去了一家镇上出名的银楼白玉楼做了跑堂的。
范氏听了这话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滚起来,也不顾陈玉荷有没有摔倒,挤出笑容对着孙氏说:“娘,我这不是心里委屈么,老三媳妇可是受了我一个头呢!”孙氏不接话茬,狠狠的挖了她一眼:“滚去做饭去!晌午饭都不做,爷们儿干完活回来吃糠咽风啊?”范氏堆着笑连声答应,拍拍衣服裤子,还顺手拉了下蹲在地上的陈玉荷,娘俩在孙氏杀人的目光之下晃晃悠悠的往灶房去了。
看着范氏走远了,孙氏回头瞪了一眼面色苍白的李氏:“天天作天作地的,闹着给你那个赔钱货丫头片子吃鸡蛋!现在你们娘几个高兴了吧,家里存的一点钱都给了刘郎中了!没钱买粮,存粮要是没了就先从你们三房断顿!卖了你那个丫头片子!”说罢看也不看李氏一眼就掀起门帘回了上房,又瞪了还站在地上的陈三郎一眼才上炕盘腿坐在那一言不发。老陈头这时候才言语:“老三,你回去吧,刚才娘们吵架咱们男人不好参合,现在回去看看你的媳妇孩子吧。”
陈三郎应了一声转头出去了,看到自家媳妇站在自家厢房门口,脸色瓦白嘴唇发抖,两个儿子一左一右扶着她才没倒下。快走几步上前接着兆勇扶住李氏,半拖半抱的把李氏抱回了屋,李氏浑身都在发抖,不知道是气的还是伤心的。陈三郎把李氏抱到炕上让她躺下,玉芝赶忙凑了过去安慰李氏:“娘,你和二婶生什么气呢,四哥说了二婶是个混人,又豁得出去脸面,我们跟她计较只能自己憋屈吃亏。”要说这女儿就是娘的贴心宝,明明很普通的一句话从玉芝嘴里说出来李氏就听到心里去了,她颤抖着唇反过来安慰玉芝:“芝芝别怕,娘不会让你奶把你卖了的!”
陈三郎宽慰妻女:“娘也就是嘴上说说罢了,不会真的卖了芝芝的,再者说...”他压低嗓音:“爹也不是糊涂人,这是他亲孙女!”李氏心里稍安,正要张口说些说什么,门外突然进来一个少年。
只见这个少年十三四岁模样,一进门就急匆匆的看向躺在一起的李氏和玉芝,见两人手拉着手说着话,才松了一口气。上前摸了摸玉芝的另一只小手:“芝芝,你可好些了?二哥下学回来了,今日二哥给你带了花生糖,是刚下的新花生做的,又脆又甜!”玉芝这才明白眼前这个文雅少年就是二婶口中吃香的喝辣的还去念书的二哥陈兆志了。
兆志从袖子里摸出来一小包油纸,慢慢解开,里面是三块小小的花生糖,他挑起一块塞到玉芝嘴里,花生糖特有的焦香味在玉芝嘴里蔓延开来,玉芝差点哭出来。才穿过来半天,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离开了自己爱着也爱着自己的父母和男友,穿越成了这个一贫如洗的农家的小女儿,从今早醒来到现在玉芝一直是懵的,只是凭本能说话做事罢了,直到现在吃了一块花生酥糖,嘴里满是上辈子熟悉的味道,她一下子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手都微微颤抖了起来。
兆志一见妹妹一脸想哭的表情吓了一跳,手足无措的哄道:“芝芝别哭!是糖坏了吗?这是二哥的同窗给我的,难道不好吃吗?二哥给你买新的好吗?”玉芝闻言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朝兆志笑了笑:“不是的二哥!很好吃!因为太好吃了我才想哭呢,我从每吃过这么好吃的糖...”
兆志放下心来,又捏起一块想喂给玉芝,玉芝看着兆勇那渴望的眼神和不停吞咽口水的喉咙摇了摇头,自己拿起纸包里的最后一块趁兆勇不注意塞到他嘴里,兆勇呆住了,愣了一阵子才开始慢慢的咀嚼起花生糖来,一边嚼一边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仿佛在品尝什么龙肝凤髓一样的珍馐美味,看得玉芝心里一阵发酸。
她从兆志手里拿下另一块糖,要喂给李氏,李氏摇着头死活不吃,要省给玉芝吃,玉芝又一定要李氏吃,两个人在炕上躺着推来推去的看的地上的四个男人都笑了起来,最后还是陈三郎发话了:“她娘,孩子孝顺你给你吃,你就吃了吧。推三阻四的寒了孩子的心。”李氏无奈只能吃下。陈三郎看到李氏吃了糖才道:“我带孩子们去上房看看爹娘,兆志今天回来还没去看爹娘就先回屋了。估摸着老爷子现在等着呢。”
李氏点点头,等他们几个出去以后李氏搂着玉芝又忍不住抹起了眼泪:“芝芝,都怪娘太软弱了,明明知道你二婶的话不对,都是歪理,也知道应该怎么去驳了她,但是当时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让你跟着娘受委屈,娘对不起你啊。”
玉芝从李氏身上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转身软软的钻进李氏怀里,搂着李氏道:“娘。这不怪你,嗯...你也知道我忘了所有的事情,你能把早晨没说完的咱家的情况再给我说一些吗?”
李氏一边缓缓地拍着玉芝的背,一边慢慢给她讲述陈家上下的现状。
之前说到老陈头四儿一女,孙氏又带着两个女儿嫁过来,一家九口想吃口干饭都难,顿顿稀粥配大葱咸菜。可哪怕这样,老陈头毕竟是在镇里面见过世面的人,他觉得读书是个好东西,哪怕不考功名,做个账房也好或者做个说书先生也好,也能混个肚饱,不用像自己出大力刨木头,也不用像村里祖祖辈辈一样土里刨食。每年交了赋税也就勉强只能顿顿混个稀饭吃,走起路来肚子里西里晃荡的。
于是他节衣缩食送了当年十三岁的大儿子陈忠富去镇上最便宜的学堂念了两年书。要说陈忠富念书还是有点天赋的,无奈启蒙太晚,跟他同年龄的许多人都已经读了好几年书了,他是怎么也追不上人家的进度,读不出功名来了。两年以后他觉得自己字认的差不多了,也就退了学,凭着自己识字又嘴甜去了一家镇上出名的银楼白玉楼做了跑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