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下篇 五金》译文 (2/2)
公子小说网 www.gzjtbb.com,丫还是女生的!气煞我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①括派:搜括摊派。
②交箑(shà):团扇。
③陀僧:一种矿石,为黄色的氧化铅。
④世宝:世上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的白银。
⑤坤元:大地。
⑥日用剪、斧口中委余:大约是指剪割银块时掉下的渣滓,平时所用的剪刀斧头是不会掉下银渣来的。
⑦钣锭:板状或块状的银锭。
【译文】
中国产银的情况大体上是这样的:浙江和福建两省原有的银矿坑场,到了明初之时,有的仍然在开采中,但是有的已经关闭了。江西饶州、信州和瑞州三个州县,有些银坑还从来没有开采过。湖南省的辰州,贵州省的铜仁,河南省的宜阳县赵保山、永宁县秋树坡、卢氏县高嘴儿、嵩县马槽山,四川省的会川密勒山,以及甘肃省的大黄山等处,都有优良的产银矿场,其余的地方就难以一一列举了。然而,这些银矿一般而言都没有多少产量。因此每次开采时,如果采银的数量还达不到原定的最低限额,那么参加开采银矿的人就得摊派钱财用来赔偿。如果法制不严,就很容易出现偷窃争夺而造成祸乱的事件,所以禁戒律令又不得不十分严苛。河北和山东一带,由于天气寒冷,石层又薄,因而不出产金银。以上八省合起来的产银总量还比不上云南省的一半呢,所以开矿炼银,只有在云南一省可以常办不衰。
云南的银矿,以楚雄、永昌和大理三个地方储量最为丰富,曲靖、姚安位居其次,镇沅又居其次。凡是石山洞里蕴藏有银矿的,在山上面就会出现一堆堆带有微褐色的小石头,分成若干个支脉。采矿的人要挖土一二十丈深才能找到矿脉,这种巨大的工程强度不是几天或者几个月所能完成的。找到了银矿苗以后,才能知道银矿具体所在。银矿埋藏得很深,而且像树枝那样有主干、枝干。采矿的工人跟踪着银矿苗分成几路横挖找矿,一边挖一边还要搭架横板用以支撑坑顶,以防塌方。采矿的工人提着灯笼分头挖掘,一直到取得矿砂为止。在土里的银矿苗,有的掺杂着一些黄色碎石,有的在泥隙石缝中出现有乱丝的形状,这都表明银矿就在附近了。银矿石中,含银较多的成块矿石叫做礁,细碎的叫做砂,其表面分布成树枝状的叫做铆,外面包裹着的石块叫做围岩。围岩大的像斗,小的像拳头,都是可以抛弃的废物。礁砂形状像煤炭,底下垫着石头因而显得不那么黑。礁砂的品质分几个等级(矿场主挖到矿砂后,先要呈交官府验辨分级,然后再行定税)。刚出土的矿砂用斗量过之后,交给冶工去炼。矿砂品质高的每斗可以炼出纯银六七两,中等的矿砂可以炼出纯银三四两,最差的可以炼出的纯银只有一二两(那些特别光亮的礁砂,反倒由于里面的精华已经被泄漏得太多,最终得到的纯银反而偏少)。
礁砂在入炉之前,先要进行手选、淘洗。炼银的炉子是用土筑成的,土墩高约五尺左右,炉子底下铺上瓷片和炭灰之类的东西,每个炉子可容纳含银矿石二石。用栗木炭二百斤,在矿石周围叠架起来。靠近炉旁还要砌一道砖墙,高和宽各一丈多。风箱安装在墙背,由两三个人拉动鼓风。靠这一道砖墙来隔热,拉风箱的人才能有立身之地。等到炉里的炭烧完时,就用长铁又陆续添加。如果火力够了,炉里的矿石就会熔化成团,这时的银还混在铅里而没有被分离出来。两石银矿石熔成团后约有一百斤。冷却后取出,放入另一个名叫分金炉或者虾蟆炉的炉子里,用松木炭围住熔团,透过一个小门辨别火色。可以用风箱鼓风,也可以用扇子来回扇。达到一定的温度时,熔团会重新熔化,铅就沉到炉底(炉底的铅已成为氧化铅,再放进别的炉子里熔炼,可以得到扁担铅)。要不断用柳树枝从门缝中插进去燃烧,如果铅全部被氧化成氧化铅,就可以提炼出纯银来了。刚炼出来的银叫做生银。倒出来凝固以后的银如果表面没有丝纹,就要再熔炼一次,直到凝固的银锭中心出现一种云南人叫“茶经”的一点圆星。接着加入一点铜,再重新用铅来协助熔化,然后倒入槽里就会现出丝纹了(倒进槽里才能出现丝纹,是因为四周被围住,银气不会四处走散)。云南楚雄的银矿有些不一样,那里的矿砂含铅太少,还要向其他地方采购铅来辅助炼银。每炼银矿石一百斤,就得先在炉子里垫二百斤铅,然后才鼓风将矿砂冶炼成团。至于再转到虾蟆炉里使铅沉下分离出银的方法则是相同的。银的开采和熔炼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并没有其他方法。讲炼丹的方书和谈医药的《本草纲目》中,常常没有根据地乱想乱注,真是令人十分讨厌。
一般说来,金和银都是大地里面隐藏着的宝气的精华,因此产金的地方三百里之内没有银矿,产银的地方三百里之内也没有金矿。大自然的安排设计,从这里也能看出个大概。有的干粗活儿的人把扫刷到的泥尘放进水里进行淘洗,然后再加以熬炼,这就叫做淘厘锱。操劳一天,少的只能得到三分银子,多的也只有六分银子。这些银屑都是平常从剪刀或者斧子口上掉下来的,或者是由鞋底带到街道地面,或者是从院子房舍扫出来被抛弃在河边的。泥尘中必然会夹杂着一些银屑,这并不是浅的浮土上所能出产的。
世间使用的银,只有红铜和铅两种金属可以掺混进去用来作假,但是把碎银铸成银锭的时候,就可以除去杂质加以提纯。方法是将杂银放在坩埚里,送进高炉里用猛火熔炼,撒上一些硝石,其中的铜和铅便全部结在埚底了,这就叫做银锈。那些敲落在灰池里的叫做炉底。将银锈和炉底一起放进分金炉里,用土甑子装满木炭起火熔炼,铅就会首先熔化,流向低处,剩下的铜和银可以用铁条分拨,两者就截然分开了。人工与天工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炉的式样附图于左边。
附:朱砂银
【原文】
凡虚伪:方士以炉火惑人者,惟朱砂银愚人①易惑。其法以投铅、朱砂与白银等,分入罐封固,温养三七日后,砂盗银气②,煎成至宝。拣出其银,形有神丧,块然枯物③。入铅煎时,逐火轻折,再经数火,毫忽无存。折去④砂价、炭资,愚者贪惑犹不解,并志于此。
【注释】
①愚人:愚弄人。
②盗银气:吸收银的成分。
③“拣出其银”句:把银子从混合物中拣出,剩下的只有银之形而无银之实,只是一堆渣滓。
④折去:损失掉。
【译文】
那些虚伪的方士用炉火骗人的方法中,用朱砂银愚弄人是比较容易的。在罐子里放入铅、朱砂、白银等物,封存起来,用火低温养二十一天后,朱砂含有银的成分,成为很好的宝物。把银子挑出来,剩下的已经没有银的样子,光有渣滓了。放铅炼时,随着火力铅有损耗,再炼几次,一点儿都不剩了。损失了朱砂、炭的钱,笨人还抱着贪恋不放,我把这也记录下来。
铜
【原文】
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铅掺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广锡掺和为响铜;倭铅和写为铸铜。初质则一味红铜而已。
凡铜坑所在有之。《山海经》言,出铜之山四百三十七,或有所考据也。今中国供用者,西自四川、贵州为最盛。东南间自海舶来①,湖广武昌、江西广信皆饶铜穴。其衡、瑞等郡,出最下品,曰蒙山铜者,或入冶铸混入,不堪升炼成坚质也。
凡出铜山夹土带石,穴凿数丈得之,仍有矿包其外,矿状如礓石,而有铜星,亦名铜璞,煎炼仍有铜流出,不似银矿之为弃物。凡铜砂在矿内,形状不一,或大或小,或光或暗,或如鍮石②,或如礓铁。淘洗去土滓,然后入炉煎炼,其熏蒸旁溢者,为自然铜,亦曰石髓铅。
凡铜质有数种。有全体皆铜,不夹铅、银者,洪炉单炼而成。有与铅同体者,其煎炼炉法,旁通高、低二孔,铅质先化从上孔流出,铜质后化从下孔流出。东夷铜又有托体银矿内者,入炉煎炼时,银结于面,铜沉于下。商舶漂入中国,名曰日本铜,其形为方长板条。漳郡人得之,有以炉再炼,取出零银,然后泻成薄饼,如川铜一样货卖者。
凡红铜升黄色为锤锻用者,用自风煤炭(此煤碎如粉,泥糊作饼,不用鼓风,通红则自昼达夜。江西则产袁郡及新喻邑)百斤,灼于炉内,以泥瓦罐载铜十斤,继入炉甘石六斤坐于炉内,自然熔化。后人因炉甘石烟洪飞损,改用倭铅。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惟人打造。
凡用铜造响器,用出山广锡无铅气者入内。钲(今名锣)、镯(今名铜鼓)之类,皆红铜八斤,入广锡二斤。铙、钹、铜与锡更加精炼。凡铸器,低者红铜、倭铅均平分两,甚至铅六铜四。高者名三火黄铜、四火熟铜,则铜七而铅三也。
凡造低伪银者,惟本色红铜可入。一受倭铅、砒、矾等气,则永不和合。然铜入银内,使白质顿成红色,洪炉再鼓,则清浊浮沉立分,至于净尽云。
【注释】
①舶来:用船运来。
②鍮(tōu)石:天然黄铜。
【译文】
世间用的铜,开采后经过熔炼得来的只有红铜一种。但是如果加入炉甘石或锌共同熔炼,就会转变成黄铜;如果加入砒霜等药物,可以炼成白铜;加入明矾和硝石等药物可炼成青铜;加入锡的得响铜;加入锌的得铸铜。然而最基本的质地不过是红铜一种而已。
铜矿到处都有,《山海经》一书中提到全国产铜的地方共有四百三十七处,这或许是有根据的。今天中国供人使用的铜,要算西部的四川、贵州两省出产为最多,东南多是从国外由海上运来的,湖北省的武昌以及江西省的广信,都有丰富铜矿。从湖南衡州、瑞州等地出产的蒙山铜,品质低劣,仅可以在铸造时掺入,不能熔炼成坚实的铜块。
产铜的山总是夹土带石的,要挖几丈深才能得到,取得的矿石仍然有围岩包在外层。围岩的形状好像礓石那样,表面呈现一些铜的斑点,这又叫做铜璞。把它拿到炉里去冶炼,仍然会有一些铜流出来,不像银矿石那样完全是废物。铜砂在矿里的形状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光,有的暗,有的像黄铜矿石,有的则像礓铁。把铜砂夹杂着的土滓洗去,然后入炉熔炼,经过熔化后从炉里流出来的,就是自然铜,也叫石髓铅。
铜矿石有几个品种,其中有全部是铜而不夹杂铅和银的,只要入炉一炼就成。有的却和铅混杂在一起,这种铜矿的冶炼方法是:在炉旁留高低两个孔,先熔化的铅从上孔流出,后熔化的铜则从下孔流出。日本等处的铜矿,也有与银矿在一块的,当放进炉里去熔炼时,银会浮在上层,而铜沉在下面。由商船运进中国的铜,叫做日本铜,它是铸成长方形的板条状的。福建漳州人得到后,有把这种铜入炉再炼,取出其中零星的银,然后铸成薄饼模样,像四川的铜那样出售。
由红铜炼成可以锤锻的黄铜,要用一百斤自风煤(这种煤细碎如粉,和泥做成来烧,不需要鼓风,从早到晚炉火通红。产于江西省宜春、新余等县)放入炉里烧,在一个泥瓦罐里装铜十斤、炉甘石六斤,放入炉内,让它自然熔化。后来人们因为炉甘石挥发得太厉害,损耗很大,就改用锌。每次红铜六斤,配锌四斤,先后放入罐里熔化,冷却后取出即是黄铜,供人们打造各种器物。
制造乐器用的响铜,要把不含铅的两广产的锡放进罐里与铜同熔。制造锣、鼓一类乐器,一般用红铜八斤,掺入广锡二斤;锤制铙、钹所用铜、锡还须进一步精炼。一般质量差的铜器,含红铜和锌各一半,甚至锌占六成而铜占四成;好的铜器则要用经过三次或四次熔炼的所谓三火黄铜或四火熟铜来制成,其中含铜七成、铅三成。
那些制造假银的,只有纯铜可以混入。如果掺杂有锌、砒、矾等物质,永远都不能互相结合。然而铜混进银里,使白色立刻变成红色,再入炉鼓风熔炼,等它全部熔化后,此时哪个清、哪个浊、哪个浮、哪个沉,就能辨识得清清楚楚,银和铜便分离得干干净净了。
附:倭铅
【原文】
凡倭铅古书本无之,乃近世所立名色。其质用炉甘石熬炼而成。繁产山西太行山一带,而荆、衡为次之。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以渐砑①干,勿使见火拆裂。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每十耗去其二,即倭铅也。此物无铜收伏,入火即成烟飞去。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②云。
【注释】
①砑:碾压。
②故名之曰倭:此言“倭铅”之倭乃猛烈的意思,非日本之倭也。
【译文】
“倭铅”(锌)在古书里本来没有什么记载,只是到了近代才有了这个名字。它是由炉甘石熬炼而成的,大量出产于山西省的太行山一带,其次是湖北省荆州和湖南省衡州。熔炼的方法是:每次将十斤炉甘石装进一个泥罐里,在泥罐外面涂上泥封固,再将表面碾光滑,让它渐渐风干。千万不要用火烤,以防泥罐拆裂。然后用煤饼一层层地把装炉甘石的罐垫起来,在下面铺柴引火烧红,最终泥罐里的炉甘石就能熔成一团了。等到泥罐冷却以后,将罐子打烂后取出来的就是倭铅(锌),每十斤炉甘石会损耗两斤。但是,这种倭铅如果不和铜结合,一见火就会挥发成烟。由于它很像铅而又比铅的性质更猛烈,所以把它叫做“倭铅”。(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sp;①括派:搜括摊派。
②交箑(shà):团扇。
③陀僧:一种矿石,为黄色的氧化铅。
④世宝:世上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的白银。
⑤坤元:大地。
⑥日用剪、斧口中委余:大约是指剪割银块时掉下的渣滓,平时所用的剪刀斧头是不会掉下银渣来的。
⑦钣锭:板状或块状的银锭。
【译文】
中国产银的情况大体上是这样的:浙江和福建两省原有的银矿坑场,到了明初之时,有的仍然在开采中,但是有的已经关闭了。江西饶州、信州和瑞州三个州县,有些银坑还从来没有开采过。湖南省的辰州,贵州省的铜仁,河南省的宜阳县赵保山、永宁县秋树坡、卢氏县高嘴儿、嵩县马槽山,四川省的会川密勒山,以及甘肃省的大黄山等处,都有优良的产银矿场,其余的地方就难以一一列举了。然而,这些银矿一般而言都没有多少产量。因此每次开采时,如果采银的数量还达不到原定的最低限额,那么参加开采银矿的人就得摊派钱财用来赔偿。如果法制不严,就很容易出现偷窃争夺而造成祸乱的事件,所以禁戒律令又不得不十分严苛。河北和山东一带,由于天气寒冷,石层又薄,因而不出产金银。以上八省合起来的产银总量还比不上云南省的一半呢,所以开矿炼银,只有在云南一省可以常办不衰。
云南的银矿,以楚雄、永昌和大理三个地方储量最为丰富,曲靖、姚安位居其次,镇沅又居其次。凡是石山洞里蕴藏有银矿的,在山上面就会出现一堆堆带有微褐色的小石头,分成若干个支脉。采矿的人要挖土一二十丈深才能找到矿脉,这种巨大的工程强度不是几天或者几个月所能完成的。找到了银矿苗以后,才能知道银矿具体所在。银矿埋藏得很深,而且像树枝那样有主干、枝干。采矿的工人跟踪着银矿苗分成几路横挖找矿,一边挖一边还要搭架横板用以支撑坑顶,以防塌方。采矿的工人提着灯笼分头挖掘,一直到取得矿砂为止。在土里的银矿苗,有的掺杂着一些黄色碎石,有的在泥隙石缝中出现有乱丝的形状,这都表明银矿就在附近了。银矿石中,含银较多的成块矿石叫做礁,细碎的叫做砂,其表面分布成树枝状的叫做铆,外面包裹着的石块叫做围岩。围岩大的像斗,小的像拳头,都是可以抛弃的废物。礁砂形状像煤炭,底下垫着石头因而显得不那么黑。礁砂的品质分几个等级(矿场主挖到矿砂后,先要呈交官府验辨分级,然后再行定税)。刚出土的矿砂用斗量过之后,交给冶工去炼。矿砂品质高的每斗可以炼出纯银六七两,中等的矿砂可以炼出纯银三四两,最差的可以炼出的纯银只有一二两(那些特别光亮的礁砂,反倒由于里面的精华已经被泄漏得太多,最终得到的纯银反而偏少)。
礁砂在入炉之前,先要进行手选、淘洗。炼银的炉子是用土筑成的,土墩高约五尺左右,炉子底下铺上瓷片和炭灰之类的东西,每个炉子可容纳含银矿石二石。用栗木炭二百斤,在矿石周围叠架起来。靠近炉旁还要砌一道砖墙,高和宽各一丈多。风箱安装在墙背,由两三个人拉动鼓风。靠这一道砖墙来隔热,拉风箱的人才能有立身之地。等到炉里的炭烧完时,就用长铁又陆续添加。如果火力够了,炉里的矿石就会熔化成团,这时的银还混在铅里而没有被分离出来。两石银矿石熔成团后约有一百斤。冷却后取出,放入另一个名叫分金炉或者虾蟆炉的炉子里,用松木炭围住熔团,透过一个小门辨别火色。可以用风箱鼓风,也可以用扇子来回扇。达到一定的温度时,熔团会重新熔化,铅就沉到炉底(炉底的铅已成为氧化铅,再放进别的炉子里熔炼,可以得到扁担铅)。要不断用柳树枝从门缝中插进去燃烧,如果铅全部被氧化成氧化铅,就可以提炼出纯银来了。刚炼出来的银叫做生银。倒出来凝固以后的银如果表面没有丝纹,就要再熔炼一次,直到凝固的银锭中心出现一种云南人叫“茶经”的一点圆星。接着加入一点铜,再重新用铅来协助熔化,然后倒入槽里就会现出丝纹了(倒进槽里才能出现丝纹,是因为四周被围住,银气不会四处走散)。云南楚雄的银矿有些不一样,那里的矿砂含铅太少,还要向其他地方采购铅来辅助炼银。每炼银矿石一百斤,就得先在炉子里垫二百斤铅,然后才鼓风将矿砂冶炼成团。至于再转到虾蟆炉里使铅沉下分离出银的方法则是相同的。银的开采和熔炼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并没有其他方法。讲炼丹的方书和谈医药的《本草纲目》中,常常没有根据地乱想乱注,真是令人十分讨厌。
一般说来,金和银都是大地里面隐藏着的宝气的精华,因此产金的地方三百里之内没有银矿,产银的地方三百里之内也没有金矿。大自然的安排设计,从这里也能看出个大概。有的干粗活儿的人把扫刷到的泥尘放进水里进行淘洗,然后再加以熬炼,这就叫做淘厘锱。操劳一天,少的只能得到三分银子,多的也只有六分银子。这些银屑都是平常从剪刀或者斧子口上掉下来的,或者是由鞋底带到街道地面,或者是从院子房舍扫出来被抛弃在河边的。泥尘中必然会夹杂着一些银屑,这并不是浅的浮土上所能出产的。
世间使用的银,只有红铜和铅两种金属可以掺混进去用来作假,但是把碎银铸成银锭的时候,就可以除去杂质加以提纯。方法是将杂银放在坩埚里,送进高炉里用猛火熔炼,撒上一些硝石,其中的铜和铅便全部结在埚底了,这就叫做银锈。那些敲落在灰池里的叫做炉底。将银锈和炉底一起放进分金炉里,用土甑子装满木炭起火熔炼,铅就会首先熔化,流向低处,剩下的铜和银可以用铁条分拨,两者就截然分开了。人工与天工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炉的式样附图于左边。
附:朱砂银
【原文】
凡虚伪:方士以炉火惑人者,惟朱砂银愚人①易惑。其法以投铅、朱砂与白银等,分入罐封固,温养三七日后,砂盗银气②,煎成至宝。拣出其银,形有神丧,块然枯物③。入铅煎时,逐火轻折,再经数火,毫忽无存。折去④砂价、炭资,愚者贪惑犹不解,并志于此。
【注释】
①愚人:愚弄人。
②盗银气:吸收银的成分。
③“拣出其银”句:把银子从混合物中拣出,剩下的只有银之形而无银之实,只是一堆渣滓。
④折去:损失掉。
【译文】
那些虚伪的方士用炉火骗人的方法中,用朱砂银愚弄人是比较容易的。在罐子里放入铅、朱砂、白银等物,封存起来,用火低温养二十一天后,朱砂含有银的成分,成为很好的宝物。把银子挑出来,剩下的已经没有银的样子,光有渣滓了。放铅炼时,随着火力铅有损耗,再炼几次,一点儿都不剩了。损失了朱砂、炭的钱,笨人还抱着贪恋不放,我把这也记录下来。
铜
【原文】
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铅掺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广锡掺和为响铜;倭铅和写为铸铜。初质则一味红铜而已。
凡铜坑所在有之。《山海经》言,出铜之山四百三十七,或有所考据也。今中国供用者,西自四川、贵州为最盛。东南间自海舶来①,湖广武昌、江西广信皆饶铜穴。其衡、瑞等郡,出最下品,曰蒙山铜者,或入冶铸混入,不堪升炼成坚质也。
凡出铜山夹土带石,穴凿数丈得之,仍有矿包其外,矿状如礓石,而有铜星,亦名铜璞,煎炼仍有铜流出,不似银矿之为弃物。凡铜砂在矿内,形状不一,或大或小,或光或暗,或如鍮石②,或如礓铁。淘洗去土滓,然后入炉煎炼,其熏蒸旁溢者,为自然铜,亦曰石髓铅。
凡铜质有数种。有全体皆铜,不夹铅、银者,洪炉单炼而成。有与铅同体者,其煎炼炉法,旁通高、低二孔,铅质先化从上孔流出,铜质后化从下孔流出。东夷铜又有托体银矿内者,入炉煎炼时,银结于面,铜沉于下。商舶漂入中国,名曰日本铜,其形为方长板条。漳郡人得之,有以炉再炼,取出零银,然后泻成薄饼,如川铜一样货卖者。
凡红铜升黄色为锤锻用者,用自风煤炭(此煤碎如粉,泥糊作饼,不用鼓风,通红则自昼达夜。江西则产袁郡及新喻邑)百斤,灼于炉内,以泥瓦罐载铜十斤,继入炉甘石六斤坐于炉内,自然熔化。后人因炉甘石烟洪飞损,改用倭铅。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惟人打造。
凡用铜造响器,用出山广锡无铅气者入内。钲(今名锣)、镯(今名铜鼓)之类,皆红铜八斤,入广锡二斤。铙、钹、铜与锡更加精炼。凡铸器,低者红铜、倭铅均平分两,甚至铅六铜四。高者名三火黄铜、四火熟铜,则铜七而铅三也。
凡造低伪银者,惟本色红铜可入。一受倭铅、砒、矾等气,则永不和合。然铜入银内,使白质顿成红色,洪炉再鼓,则清浊浮沉立分,至于净尽云。
【注释】
①舶来:用船运来。
②鍮(tōu)石:天然黄铜。
【译文】
世间用的铜,开采后经过熔炼得来的只有红铜一种。但是如果加入炉甘石或锌共同熔炼,就会转变成黄铜;如果加入砒霜等药物,可以炼成白铜;加入明矾和硝石等药物可炼成青铜;加入锡的得响铜;加入锌的得铸铜。然而最基本的质地不过是红铜一种而已。
铜矿到处都有,《山海经》一书中提到全国产铜的地方共有四百三十七处,这或许是有根据的。今天中国供人使用的铜,要算西部的四川、贵州两省出产为最多,东南多是从国外由海上运来的,湖北省的武昌以及江西省的广信,都有丰富铜矿。从湖南衡州、瑞州等地出产的蒙山铜,品质低劣,仅可以在铸造时掺入,不能熔炼成坚实的铜块。
产铜的山总是夹土带石的,要挖几丈深才能得到,取得的矿石仍然有围岩包在外层。围岩的形状好像礓石那样,表面呈现一些铜的斑点,这又叫做铜璞。把它拿到炉里去冶炼,仍然会有一些铜流出来,不像银矿石那样完全是废物。铜砂在矿里的形状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光,有的暗,有的像黄铜矿石,有的则像礓铁。把铜砂夹杂着的土滓洗去,然后入炉熔炼,经过熔化后从炉里流出来的,就是自然铜,也叫石髓铅。
铜矿石有几个品种,其中有全部是铜而不夹杂铅和银的,只要入炉一炼就成。有的却和铅混杂在一起,这种铜矿的冶炼方法是:在炉旁留高低两个孔,先熔化的铅从上孔流出,后熔化的铜则从下孔流出。日本等处的铜矿,也有与银矿在一块的,当放进炉里去熔炼时,银会浮在上层,而铜沉在下面。由商船运进中国的铜,叫做日本铜,它是铸成长方形的板条状的。福建漳州人得到后,有把这种铜入炉再炼,取出其中零星的银,然后铸成薄饼模样,像四川的铜那样出售。
由红铜炼成可以锤锻的黄铜,要用一百斤自风煤(这种煤细碎如粉,和泥做成来烧,不需要鼓风,从早到晚炉火通红。产于江西省宜春、新余等县)放入炉里烧,在一个泥瓦罐里装铜十斤、炉甘石六斤,放入炉内,让它自然熔化。后来人们因为炉甘石挥发得太厉害,损耗很大,就改用锌。每次红铜六斤,配锌四斤,先后放入罐里熔化,冷却后取出即是黄铜,供人们打造各种器物。
制造乐器用的响铜,要把不含铅的两广产的锡放进罐里与铜同熔。制造锣、鼓一类乐器,一般用红铜八斤,掺入广锡二斤;锤制铙、钹所用铜、锡还须进一步精炼。一般质量差的铜器,含红铜和锌各一半,甚至锌占六成而铜占四成;好的铜器则要用经过三次或四次熔炼的所谓三火黄铜或四火熟铜来制成,其中含铜七成、铅三成。
那些制造假银的,只有纯铜可以混入。如果掺杂有锌、砒、矾等物质,永远都不能互相结合。然而铜混进银里,使白色立刻变成红色,再入炉鼓风熔炼,等它全部熔化后,此时哪个清、哪个浊、哪个浮、哪个沉,就能辨识得清清楚楚,银和铜便分离得干干净净了。
附:倭铅
【原文】
凡倭铅古书本无之,乃近世所立名色。其质用炉甘石熬炼而成。繁产山西太行山一带,而荆、衡为次之。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以渐砑①干,勿使见火拆裂。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每十耗去其二,即倭铅也。此物无铜收伏,入火即成烟飞去。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②云。
【注释】
①砑:碾压。
②故名之曰倭:此言“倭铅”之倭乃猛烈的意思,非日本之倭也。
【译文】
“倭铅”(锌)在古书里本来没有什么记载,只是到了近代才有了这个名字。它是由炉甘石熬炼而成的,大量出产于山西省的太行山一带,其次是湖北省荆州和湖南省衡州。熔炼的方法是:每次将十斤炉甘石装进一个泥罐里,在泥罐外面涂上泥封固,再将表面碾光滑,让它渐渐风干。千万不要用火烤,以防泥罐拆裂。然后用煤饼一层层地把装炉甘石的罐垫起来,在下面铺柴引火烧红,最终泥罐里的炉甘石就能熔成一团了。等到泥罐冷却以后,将罐子打烂后取出来的就是倭铅(锌),每十斤炉甘石会损耗两斤。但是,这种倭铅如果不和铜结合,一见火就会挥发成烟。由于它很像铅而又比铅的性质更猛烈,所以把它叫做“倭铅”。(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