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说网 www.gzjtbb.com,镇国公主GL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母亲又令我在耳室听政了。乐-文-不但如此,还特许我入秘阁看从前的卷宗奏疏——只是依旧不许让大臣们知道,因此每回都要托崔明德以母亲的名义取了卷轴给我,看完再由她送回去。
如同阿欢与我交好的事一样,崔明德与我交好这事也是宫中皆知。母亲对崔明德与我的来往却不但不反感,反倒有些乐见其成的样子,凡是有话、有物给我,或是有所传召,多半是吩咐崔明德亲自前来,与我谈话间也频频提到崔明德。也亏得有崔明德相助,一二月间,我便将而今情势了解得一清二楚,母亲问起时也总能答上一两句了。
自改唐为周以后的朝堂上的大事,一是不断地株连杀人,以至于现今的朝班比之前短了少说也有三分之一,传说有些臣子每次上朝前都要与家人诀别、交代后事,等到退朝回家,家人便欢欣鼓舞、如蒙大赦;一是不断的为新朝歌功颂德,除了持续贡献祥瑞之外,亦有各种立佛像、造明堂、敕天下州县广建大云寺、追封先祖、广加祭祀、上尊号、封禅之事,母亲去年已封禅泰山,尊号也已改作“圣神皇帝”,武承嗣却还在上书,请加“金轮”二字,以彰显皇帝乃是佛身转世,并请封嵩山,不过以我之见,母亲收祥瑞收了这么些年,似已有些厌倦,对尊号和封禅亦似不甚热情;不过日常的国家运转不但未因改元革命之事有所荒废,反倒还有所革新:科举近来选人极滥,授官极多,但是一旦不合格,罢黜的也快,因此反倒给许多寒门出身的有识之士机会;告密之风虽盛,狄仁杰、李昭德等公认的能臣却都保住了,狄仁杰本因密告被贬外县县尉,到九月又被召回来,做了御史中丞;四年中母亲共减了十次赋税,年年要赐天下老人、武氏人物帛,并坚持要亲自面见所有的刺史以上地方官,嘱咐他们以安民为务、亲民爱民,因此百姓都还算安定;只有军事上颇有不利——母亲登基之初频有造反之事,又有岭南獠人作乱、广州蕃商起事,朝廷忙于镇压,突厥趁机入侵,安北都护府失守,不得不将府治内迁至甘州,安西等都护府亦是小拨的边乱不断,朝廷无大将,无力镇压、不胜其烦,不过近一二年中已无造反之事,母亲又亲自遴选了几位能员督广州、扬州、益州等地市舶贸易,国中既稳,边关安定只是迟早的事——这不单是我的意见,崔明德也是这样看的。
眼下母亲还只用我做些琐事,问我也问不到机要事上,不过因阿绍之故,我私下里已时常与崔明德商议起大局,我们两都认为照母亲这样又减税、又赐物、又打仗、还要大肆营造、封禅的做法,国库迟早要支持不住,未来若还要兴兵平定安西、收复安北,必然要想方设法扩大财源。
崔明德较我想得还要更深一步,藉着出入秘阁之机,将国家用兵度支等事都打探得七七八八,与我谈论时,便取纸笔,把一月打仗的使费算得八、九不离十——一月之费,最少也要数十万贯,多则可达数百万贯——这数字实在是我所意想不到的大。
长寿二年的最后一个多月我就在对朝政的不知该算是预习还是补习的了解中过去,顺便趁着这些日子与独孤绍见了几次,她倒是踌躇满志,毫无离别之情,我照崔明德之意,委婉嘱咐她时,她也只是道:“又不是直接便与人开战,不过去安北屯田镇守,伺机而动罢了,毋须担心。”又反过来嘱咐我“崔二虽看着聪明,其实为人傲慢,脾气又倔,你在宫中,多关照她些——她既已投了你,你这做主翁的总不见得连手下人都护不住罢?”,说话时还常常拍我的背、捶我的肩,... -->>
母亲又令我在耳室听政了。乐-文-不但如此,还特许我入秘阁看从前的卷宗奏疏——只是依旧不许让大臣们知道,因此每回都要托崔明德以母亲的名义取了卷轴给我,看完再由她送回去。
如同阿欢与我交好的事一样,崔明德与我交好这事也是宫中皆知。母亲对崔明德与我的来往却不但不反感,反倒有些乐见其成的样子,凡是有话、有物给我,或是有所传召,多半是吩咐崔明德亲自前来,与我谈话间也频频提到崔明德。也亏得有崔明德相助,一二月间,我便将而今情势了解得一清二楚,母亲问起时也总能答上一两句了。
自改唐为周以后的朝堂上的大事,一是不断地株连杀人,以至于现今的朝班比之前短了少说也有三分之一,传说有些臣子每次上朝前都要与家人诀别、交代后事,等到退朝回家,家人便欢欣鼓舞、如蒙大赦;一是不断的为新朝歌功颂德,除了持续贡献祥瑞之外,亦有各种立佛像、造明堂、敕天下州县广建大云寺、追封先祖、广加祭祀、上尊号、封禅之事,母亲去年已封禅泰山,尊号也已改作“圣神皇帝”,武承嗣却还在上书,请加“金轮”二字,以彰显皇帝乃是佛身转世,并请封嵩山,不过以我之见,母亲收祥瑞收了这么些年,似已有些厌倦,对尊号和封禅亦似不甚热情;不过日常的国家运转不但未因改元革命之事有所荒废,反倒还有所革新:科举近来选人极滥,授官极多,但是一旦不合格,罢黜的也快,因此反倒给许多寒门出身的有识之士机会;告密之风虽盛,狄仁杰、李昭德等公认的能臣却都保住了,狄仁杰本因密告被贬外县县尉,到九月又被召回来,做了御史中丞;四年中母亲共减了十次赋税,年年要赐天下老人、武氏人物帛,并坚持要亲自面见所有的刺史以上地方官,嘱咐他们以安民为务、亲民爱民,因此百姓都还算安定;只有军事上颇有不利——母亲登基之初频有造反之事,又有岭南獠人作乱、广州蕃商起事,朝廷忙于镇压,突厥趁机入侵,安北都护府失守,不得不将府治内迁至甘州,安西等都护府亦是小拨的边乱不断,朝廷无大将,无力镇压、不胜其烦,不过近一二年中已无造反之事,母亲又亲自遴选了几位能员督广州、扬州、益州等地市舶贸易,国中既稳,边关安定只是迟早的事——这不单是我的意见,崔明德也是这样看的。
眼下母亲还只用我做些琐事,问我也问不到机要事上,不过因阿绍之故,我私下里已时常与崔明德商议起大局,我们两都认为照母亲这样又减税、又赐物、又打仗、还要大肆营造、封禅的做法,国库迟早要支持不住,未来若还要兴兵平定安西、收复安北,必然要想方设法扩大财源。
崔明德较我想得还要更深一步,藉着出入秘阁之机,将国家用兵度支等事都打探得七七八八,与我谈论时,便取纸笔,把一月打仗的使费算得八、九不离十——一月之费,最少也要数十万贯,多则可达数百万贯——这数字实在是我所意想不到的大。
长寿二年的最后一个多月我就在对朝政的不知该算是预习还是补习的了解中过去,顺便趁着这些日子与独孤绍见了几次,她倒是踌躇满志,毫无离别之情,我照崔明德之意,委婉嘱咐她时,她也只是道:“又不是直接便与人开战,不过去安北屯田镇守,伺机而动罢了,毋须担心。”又反过来嘱咐我“崔二虽看着聪明,其实为人傲慢,脾气又倔,你在宫中,多关照她些——她既已投了你,你这做主翁的总不见得连手下人都护不住罢?”,说话时还常常拍我的背、捶我的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