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说网 www.gzjtbb.com,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李嘉诚案例
李嘉诚曾说:“眼睛仅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大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李嘉诚已经在香港积累了庞大的家业,需要为手头的巨额资金寻找增值的出路,因此他看准这个机遇,开始将目光放眼全球,为此,他开始了大规模的行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得到和黄和港灯后,李嘉诚便开始了他的远征计划。李嘉诚认为:“舞台越大,机会也就越多,跨国投资能让自己迅速加入到世界经济的体系中去,可以将自己的企业在全球联系起来,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援助。形势好时就能迅速扩大,形势不好时也便于规避风险。”
1986年,石油价格走低,石油股票也低迷,李嘉诚却看到了石油工业的潜力。由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李氏家族及和黄通过合营公司Union Faith,买下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大赚了一笔。这笔交易不但轰动了加拿大,在香港工商界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李嘉诚不断购买赫斯基石油的股权,到1991年,李嘉诚个人在赫斯基拥有的股权达到了46%,和黄与嘉宏一共拥有49%股份。至此,他们投资额达到80亿港元,一共占去了赫斯基石油公司95%的股份。
同样是在1986年,李嘉诚花费6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的股权。该公司拥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时报》等产业,并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拥有股权。为了避免李嘉诚进一步收购股权,控制整个公司,他们组织了反收购。见形势不妙,李嘉诚迅速抽身退出,半年后他抛售股票,赢利1.2亿港元,1988年,李嘉诚带着其占股份10%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和李兆基、郑裕彤一起将“1986年温哥华世界博览会”会址旁一块204英亩的黄金地皮以32亿港元拿下,他们预计用10至15年在这块宝地上建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商业中心和豪华住宅区,整个工程预计需费用至少100亿港元。李嘉诚拥有这个项目50%的股权,其他的股东们一起占50%的股权。李嘉诚因此成了加拿大的投资英雄。他一人就投资100亿港元,激活了经济疲软的加拿大。
媒体声称,李嘉诚迷倒了加拿大的一位商务官。他将李嘉诚的肖像挂在自己的办公室内,逢人便夸赞李嘉诚是他的偶像。
这位商务官多么希望李嘉诚能在魁北克省投资,随便买下一座皇家住宅、一个造纸厂或者一家餐厅都可以。只要李嘉诚愿意,魁北克省就会成为李嘉诚的商业舞台,其他的香港富商也会蜂拥而至。李嘉诚的儿子都加入了加拿大国籍,他本人也于1987年成为加拿大会所的会员。
1992年3月,李嘉诚与另一位香港商界巨头郭鹤年通过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团主席和田一夫的牵线搭桥,带着60亿港元亲赴日本札幌发展房地产业,两位商界巨头的到来,引起亚洲经济巨龙日本商界的震动。
经过数年在内地和海外全力开疆拓土,李嘉诚积累了许多经验,眼界也变得更加开阔,而他旗下的企业也越变越强。
● 李嘉诚智慧
在一次媒体的采访中,李嘉诚曾对全球化做出了这样的诠释:“‘全球化’是国与国的资金、科技及资讯互相结合,与当地文化、地域、传统及民生产生拉力。全球化要面对的是在不同层次的全球性竞争。例如,面对开发中国家,必须与其低廉的劳工竞争;面对发达国家,又必须与其教育水平、贸易、税制及市场竞争。全球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新经济不会只是短暂的现象,而是一个持久的方向。”在一些企业家眼中,事业的发展一般还是以本土较为稳妥,但是,在这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眼光只局限于本土,舞台未免太小了。成功的企业家都会将自己的企业打造成跨国集团,加入到更大的经济竞争格局... -->>
● 李嘉诚案例
李嘉诚曾说:“眼睛仅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大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李嘉诚已经在香港积累了庞大的家业,需要为手头的巨额资金寻找增值的出路,因此他看准这个机遇,开始将目光放眼全球,为此,他开始了大规模的行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得到和黄和港灯后,李嘉诚便开始了他的远征计划。李嘉诚认为:“舞台越大,机会也就越多,跨国投资能让自己迅速加入到世界经济的体系中去,可以将自己的企业在全球联系起来,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援助。形势好时就能迅速扩大,形势不好时也便于规避风险。”
1986年,石油价格走低,石油股票也低迷,李嘉诚却看到了石油工业的潜力。由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李氏家族及和黄通过合营公司Union Faith,买下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大赚了一笔。这笔交易不但轰动了加拿大,在香港工商界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李嘉诚不断购买赫斯基石油的股权,到1991年,李嘉诚个人在赫斯基拥有的股权达到了46%,和黄与嘉宏一共拥有49%股份。至此,他们投资额达到80亿港元,一共占去了赫斯基石油公司95%的股份。
同样是在1986年,李嘉诚花费6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的股权。该公司拥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时报》等产业,并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拥有股权。为了避免李嘉诚进一步收购股权,控制整个公司,他们组织了反收购。见形势不妙,李嘉诚迅速抽身退出,半年后他抛售股票,赢利1.2亿港元,1988年,李嘉诚带着其占股份10%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和李兆基、郑裕彤一起将“1986年温哥华世界博览会”会址旁一块204英亩的黄金地皮以32亿港元拿下,他们预计用10至15年在这块宝地上建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商业中心和豪华住宅区,整个工程预计需费用至少100亿港元。李嘉诚拥有这个项目50%的股权,其他的股东们一起占50%的股权。李嘉诚因此成了加拿大的投资英雄。他一人就投资100亿港元,激活了经济疲软的加拿大。
媒体声称,李嘉诚迷倒了加拿大的一位商务官。他将李嘉诚的肖像挂在自己的办公室内,逢人便夸赞李嘉诚是他的偶像。
这位商务官多么希望李嘉诚能在魁北克省投资,随便买下一座皇家住宅、一个造纸厂或者一家餐厅都可以。只要李嘉诚愿意,魁北克省就会成为李嘉诚的商业舞台,其他的香港富商也会蜂拥而至。李嘉诚的儿子都加入了加拿大国籍,他本人也于1987年成为加拿大会所的会员。
1992年3月,李嘉诚与另一位香港商界巨头郭鹤年通过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团主席和田一夫的牵线搭桥,带着60亿港元亲赴日本札幌发展房地产业,两位商界巨头的到来,引起亚洲经济巨龙日本商界的震动。
经过数年在内地和海外全力开疆拓土,李嘉诚积累了许多经验,眼界也变得更加开阔,而他旗下的企业也越变越强。
● 李嘉诚智慧
在一次媒体的采访中,李嘉诚曾对全球化做出了这样的诠释:“‘全球化’是国与国的资金、科技及资讯互相结合,与当地文化、地域、传统及民生产生拉力。全球化要面对的是在不同层次的全球性竞争。例如,面对开发中国家,必须与其低廉的劳工竞争;面对发达国家,又必须与其教育水平、贸易、税制及市场竞争。全球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新经济不会只是短暂的现象,而是一个持久的方向。”在一些企业家眼中,事业的发展一般还是以本土较为稳妥,但是,在这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眼光只局限于本土,舞台未免太小了。成功的企业家都会将自己的企业打造成跨国集团,加入到更大的经济竞争格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