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说网 www.gzjtbb.com,诗意的情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又名《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张宝同 2016.7.4
在阿伯拉尔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整个世界似乎都在与他为敌。但事实上,至少有一个人没有背叛他。无论阿伯拉尔遭受了何种厄境,都有一个人坚定地站在他这边,这个人就是爱洛伊丝。当初,阿伯拉尔以非常严冷的态度劝她浇灭爱火,转而投向上帝,她就遵照阿伯拉尔的意愿,在阿让特伊女修道院做了一个真的修女,准备在禁欲中度过余生。为了他的愿望,她做到了他所希望的一切。似乎她的一生都是在为他而活着。
事实正是如此。在爱洛伊丝获悉阿伯拉尔的死讯后,立即给罗马教廷写了一封信,并最终争取到了教皇对阿伯拉尔罪行的赦免令。之后,她赶往克吕尼修道院。在修道院的礼拜堂里,她看到了阿伯拉尔的墓地。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墓地,普通的和任何一个墓地一样。生前他被人四处驱赶,现在他终于可以安宁歇息了。爱洛伊丝把一束刚从草地里摘取的花放在木碑前,然后默默地站在墓前。
过去经历的那么多年的悲苦心酸,仿佛在心中一闪而过。原来命运就是如此地凄然短暂,仿佛就象一片野花,在风吹雨打中匆匆地开放凋零。可是,花儿今年开过明年还会再度绽放。可是,人就这么匆匆一去,再也不能回来了。想到这些,她就悲伤落泪,以致泣不成声。她不只是在为阿伯拉尔落泪,也是在为她自己悲哀。
直到黄昏落日时分,与她一起同来的科妮莉亚才过来把拉着回到了她们的房间。吃完晚饭,她来到了“尊贵者”彼得院长的办公室,把阿伯拉尔生前给她写的信递给了彼得院长,说,“阿伯拉尔曾要求我在他离世之后,要将他的遗体葬于圣灵修道院里。”
尊贵的彼得院长看过信,安慰着她说,“这故世的爱人是这个时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我愿意遵从他的愿望,把他的遗体交还给你。”说着,便提笔给她写了一封充满着基督教柔和的慰问信:
“主内亲爱而可敬的姐妹,你俩经由肉体的结合,借着更美好更坚固的神圣爱情之维系,联结为一体,一同侍奉天主。而今,天主将他取去,怀抱于胸臆,以他代替你或当作另一个你。但当那日,他再降临,在天上有天使长的声音,并有神的号吹响,天主矜怜,会使他再回到你身边。”
爱洛伊丝将装着阿伯拉尔遗体的棺木运到圣灵修道院,葬于修道院的后院之中,并为他举行了简单的葬礼。墓前的碑文上刻着:高卢的苏格拉底,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精细的、敏锐的天才。
将阿伯拉尔的遗体下葬之后,爱洛伊丝回到自己的屋里,重新将床前那个基督的神象搬起,从神像的底座里拿起那根羽毛。羽毛的颜色已不那样地洁白了。可不,从他们相爱到现在已过去了二十多年了。而她也已经从一个十六岁的妙龄少女成为了一位四十来岁的院长嬷嬷了。在这二十多年里,她曾遭受过无边的心酸凄苦,把自己最美好最鲜丽的青春献给了空洞虚无的基督,但她至少还能把满心的爱寄托在精神之中,因为有阿伯拉尔,有他的信件和他的书,还有再能见到他的期盼。可是现在什么也没有了,一切全都消失殆尽了。这样想着,一种巨大的空虚感和恐惧感充满在她的心间。
她曾对自己不幸的命运思考过无数次,痛悔过无数次,觉得千错万错不该与阿伯拉尔结婚。如果她不与他结婚,他们只是情人关系。这样他们的命运就不会因此而改变,他的教师身份和他的声誉就不会受到影响,也就不会出现他身体被残害的悲剧。而且在中世纪,做情人比做妻子更加高尚,会更被人尊重。可是,阿伯拉尔为了她的名声和孩子的成长,不听她的再三劝说,非要结婚,才造成了他们一生的悲剧。所以,那句出自她手笔之下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名句就是她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她痛恨婚姻,但她珍惜爱情,因为她的心一直都不曾属于世俗意义上的“基督”。她心中有神,而那个她屡次称呼的“我的主,我的上帝”却是她的阿伯拉尔。可是,现在他已经走了,永远地离她而去了。她不禁失声哭出声来。是啊,没有阿伯拉尔,这让她以后怎么过呀?
二十年后,爱洛伊丝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她躺在阴冷的床上,望着那尊一直伴随着自己的耶稣像,喃喃的念道:“他们把肉体的纯洁看作是美德,然而美德不应属于肉体而应属于灵魂。上帝,只有你才知道死去的人,是上了天堂,还是下了地狱。”
1164那年,在圣灵修道院里又寂寞孤独地生活了二十二年后,爱洛伊丝带着对阿伯拉尔无尽的眷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死时为63岁。说来也巧,阿伯拉尔死时也是63岁。人们按照她生前的愿望,将她葬在了圣灵的花园里,与阿伯拉尔为邻。她终于再次回到了自己爱人的身边。有传奇说爱洛伊丝的遗体一放入坟墓,阿伯拉尔就张开双臂拥抱她。在他们的合葬墓上,有后人为他们敬奉铭文:
“本修道院的创建者皮埃尔·阿伯拉尔生活于12世纪。他以学识渊博、成就卓越著称。1120年,他的神学论著为苏瓦松主教会议所不容。他表示服从,随即隐退,以表明其正统立场。他让人雕刻了这块仅有三面的独一无二的石碑,代表自然的三位天王。在此隐修期间,他感到无限慰藉,并将这座帕拉克雷教堂奉献给圣灵。他曾与爱洛依丝结合在一起,身后是至情至性的书信把他们的爱留传后世。二人合葬... -->>
又名《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张宝同 2016.7.4
在阿伯拉尔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整个世界似乎都在与他为敌。但事实上,至少有一个人没有背叛他。无论阿伯拉尔遭受了何种厄境,都有一个人坚定地站在他这边,这个人就是爱洛伊丝。当初,阿伯拉尔以非常严冷的态度劝她浇灭爱火,转而投向上帝,她就遵照阿伯拉尔的意愿,在阿让特伊女修道院做了一个真的修女,准备在禁欲中度过余生。为了他的愿望,她做到了他所希望的一切。似乎她的一生都是在为他而活着。
事实正是如此。在爱洛伊丝获悉阿伯拉尔的死讯后,立即给罗马教廷写了一封信,并最终争取到了教皇对阿伯拉尔罪行的赦免令。之后,她赶往克吕尼修道院。在修道院的礼拜堂里,她看到了阿伯拉尔的墓地。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墓地,普通的和任何一个墓地一样。生前他被人四处驱赶,现在他终于可以安宁歇息了。爱洛伊丝把一束刚从草地里摘取的花放在木碑前,然后默默地站在墓前。
过去经历的那么多年的悲苦心酸,仿佛在心中一闪而过。原来命运就是如此地凄然短暂,仿佛就象一片野花,在风吹雨打中匆匆地开放凋零。可是,花儿今年开过明年还会再度绽放。可是,人就这么匆匆一去,再也不能回来了。想到这些,她就悲伤落泪,以致泣不成声。她不只是在为阿伯拉尔落泪,也是在为她自己悲哀。
直到黄昏落日时分,与她一起同来的科妮莉亚才过来把拉着回到了她们的房间。吃完晚饭,她来到了“尊贵者”彼得院长的办公室,把阿伯拉尔生前给她写的信递给了彼得院长,说,“阿伯拉尔曾要求我在他离世之后,要将他的遗体葬于圣灵修道院里。”
尊贵的彼得院长看过信,安慰着她说,“这故世的爱人是这个时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我愿意遵从他的愿望,把他的遗体交还给你。”说着,便提笔给她写了一封充满着基督教柔和的慰问信:
“主内亲爱而可敬的姐妹,你俩经由肉体的结合,借着更美好更坚固的神圣爱情之维系,联结为一体,一同侍奉天主。而今,天主将他取去,怀抱于胸臆,以他代替你或当作另一个你。但当那日,他再降临,在天上有天使长的声音,并有神的号吹响,天主矜怜,会使他再回到你身边。”
爱洛伊丝将装着阿伯拉尔遗体的棺木运到圣灵修道院,葬于修道院的后院之中,并为他举行了简单的葬礼。墓前的碑文上刻着:高卢的苏格拉底,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精细的、敏锐的天才。
将阿伯拉尔的遗体下葬之后,爱洛伊丝回到自己的屋里,重新将床前那个基督的神象搬起,从神像的底座里拿起那根羽毛。羽毛的颜色已不那样地洁白了。可不,从他们相爱到现在已过去了二十多年了。而她也已经从一个十六岁的妙龄少女成为了一位四十来岁的院长嬷嬷了。在这二十多年里,她曾遭受过无边的心酸凄苦,把自己最美好最鲜丽的青春献给了空洞虚无的基督,但她至少还能把满心的爱寄托在精神之中,因为有阿伯拉尔,有他的信件和他的书,还有再能见到他的期盼。可是现在什么也没有了,一切全都消失殆尽了。这样想着,一种巨大的空虚感和恐惧感充满在她的心间。
她曾对自己不幸的命运思考过无数次,痛悔过无数次,觉得千错万错不该与阿伯拉尔结婚。如果她不与他结婚,他们只是情人关系。这样他们的命运就不会因此而改变,他的教师身份和他的声誉就不会受到影响,也就不会出现他身体被残害的悲剧。而且在中世纪,做情人比做妻子更加高尚,会更被人尊重。可是,阿伯拉尔为了她的名声和孩子的成长,不听她的再三劝说,非要结婚,才造成了他们一生的悲剧。所以,那句出自她手笔之下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名句就是她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她痛恨婚姻,但她珍惜爱情,因为她的心一直都不曾属于世俗意义上的“基督”。她心中有神,而那个她屡次称呼的“我的主,我的上帝”却是她的阿伯拉尔。可是,现在他已经走了,永远地离她而去了。她不禁失声哭出声来。是啊,没有阿伯拉尔,这让她以后怎么过呀?
二十年后,爱洛伊丝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她躺在阴冷的床上,望着那尊一直伴随着自己的耶稣像,喃喃的念道:“他们把肉体的纯洁看作是美德,然而美德不应属于肉体而应属于灵魂。上帝,只有你才知道死去的人,是上了天堂,还是下了地狱。”
1164那年,在圣灵修道院里又寂寞孤独地生活了二十二年后,爱洛伊丝带着对阿伯拉尔无尽的眷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死时为63岁。说来也巧,阿伯拉尔死时也是63岁。人们按照她生前的愿望,将她葬在了圣灵的花园里,与阿伯拉尔为邻。她终于再次回到了自己爱人的身边。有传奇说爱洛伊丝的遗体一放入坟墓,阿伯拉尔就张开双臂拥抱她。在他们的合葬墓上,有后人为他们敬奉铭文:
“本修道院的创建者皮埃尔·阿伯拉尔生活于12世纪。他以学识渊博、成就卓越著称。1120年,他的神学论著为苏瓦松主教会议所不容。他表示服从,随即隐退,以表明其正统立场。他让人雕刻了这块仅有三面的独一无二的石碑,代表自然的三位天王。在此隐修期间,他感到无限慰藉,并将这座帕拉克雷教堂奉献给圣灵。他曾与爱洛依丝结合在一起,身后是至情至性的书信把他们的爱留传后世。二人合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