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说网 www.gzjtbb.com,圈套:一个套子引发的血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什么办法呢?
某月某日天气晴心情悲伤
失火的消息传出去很快,村里的邻居们都知道了过来安慰;我家的亲戚都知道过来了安慰,我舅舅还送来了几袋新麦子。
失火的消息传到村大队,传到乡政府。由乡书记亲自领队,带领几位乡干部过来慰问了,他们在余烟未尽的麦场边召开一个现场教训会。受灾的妇女孩子从村里一直哭到会场,希望哭声能唤来更多的救济。
乡书记深表同情的说,“……眼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们的受灾问题乡里各级领导都很重视。群众们的疾苦乡里不管谁管呢?这是新社会,再不同旧社会,烧了麦子就得沿街讨饭。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一方有困难,八方来支援,全乡人民都会向你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乡里领导决不会让乡亲们挨一口饿的。对于你们的公粮减免问题,乡里一定要再召开一个专门会议,好好研究研究……”
失火的消息传到县里,县保险公司的来了,他们考查完灾情后,说我们乡用公粮钱投了五分钱的保,烧毁一亩麦可得五十元的赔付金。村里人都不知道。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救命钱啊,想不到乡领导还行了这样一件善事。有人反倒懑怨了,每年交那么多公粮,咋就小气巴巴地只投五分钱的保,要是投一角或更多的保,再加上免交公粮,受灾的反倒“发”了。谁也没有这份心情烧了自家的麦子占国家的“便宜”。
某月某日天气晴心情无
场里的麦子都烧了,还有地里的,扫扫拾拾,又拉两小车。
麦场没有了,借村里邻居的一小块空场地。
麦子很少,摊在地上只是薄薄一小片。父亲准备打场,用自家的牲口,自家的石磙。
就那么一点点,不是很费事。我小声说:“还是借人家的用用吧,只那么一点。”
父亲回答:“只要有一棵麦子,石滚子照样滚动。”这句话我曾经听爷爷说过。
石磙子放在屋角,一年没用,四周的木框已腐朽变形不能使了。父亲忙活半天重新打造一个木框,套在石磙上再牢靠不过。牛套落满灰尘,父亲用抹布搽得光亮。给黄牛(这是给我预留的学费)拌一大顿草,草里掺入两大碗麸子,好让牲口上场。整整一年没有进场的老牛,吃足喝饱,套上光亮的牛套,拉起崭新的石磙,在薄薄的麦子上欢快地小跑。石磙碾过,地面微微颤动。
打场不仅仅脱尽麦粒那么简单,打场是表示收获的一种仪示。
我站在麦场边,看着忙碌的老牛和石磙,还在品味这句“只要有一根麦子,石磙子照样滚动”。为了一棵麦穗,而让几百斤重的石磙成百上千圈的转动,成本不是太大了吗?假若付出一百份汗水,只获得-份微不足道的成果,假若花一百元钱,只买到一元的东西,不是太不合算了吗。而如果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你愿不愿为此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呢……这并非有什么深奥的哲理,只是一句农民代代相传的农谚,只有真正的中国农民才可能体会个中味道。我在琢磨。
某月某日天气心情
该交公粮了。今年天旱,收成不好,公粮却不少,即便加上农业减税,人均还一百多斤。
象往年一样,村里人没有先交的,默默等待。
象往年一样,乡里早有对策,开一辆大汽车,来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不定期到各村突击收粮食,挨门挨户,见粮食就往车上扔,没粮食就牵牛羊等值钱东西,逼你如数交够。这伙人到哪村都弄得鸡飞狗叫,人心惶惶,乡里称之为“下乡催粮工作小组”,村人则称之“二杆子工作队”。也不知哪天轮到我村,村里人开始做准备。
有什么办法呢?
某月某日天气晴心情悲伤
失火的消息传出去很快,村里的邻居们都知道了过来安慰;我家的亲戚都知道过来了安慰,我舅舅还送来了几袋新麦子。
失火的消息传到村大队,传到乡政府。由乡书记亲自领队,带领几位乡干部过来慰问了,他们在余烟未尽的麦场边召开一个现场教训会。受灾的妇女孩子从村里一直哭到会场,希望哭声能唤来更多的救济。
乡书记深表同情的说,“……眼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们的受灾问题乡里各级领导都很重视。群众们的疾苦乡里不管谁管呢?这是新社会,再不同旧社会,烧了麦子就得沿街讨饭。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一方有困难,八方来支援,全乡人民都会向你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乡里领导决不会让乡亲们挨一口饿的。对于你们的公粮减免问题,乡里一定要再召开一个专门会议,好好研究研究……”
失火的消息传到县里,县保险公司的来了,他们考查完灾情后,说我们乡用公粮钱投了五分钱的保,烧毁一亩麦可得五十元的赔付金。村里人都不知道。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救命钱啊,想不到乡领导还行了这样一件善事。有人反倒懑怨了,每年交那么多公粮,咋就小气巴巴地只投五分钱的保,要是投一角或更多的保,再加上免交公粮,受灾的反倒“发”了。谁也没有这份心情烧了自家的麦子占国家的“便宜”。
某月某日天气晴心情无
场里的麦子都烧了,还有地里的,扫扫拾拾,又拉两小车。
麦场没有了,借村里邻居的一小块空场地。
麦子很少,摊在地上只是薄薄一小片。父亲准备打场,用自家的牲口,自家的石磙。
就那么一点点,不是很费事。我小声说:“还是借人家的用用吧,只那么一点。”
父亲回答:“只要有一棵麦子,石滚子照样滚动。”这句话我曾经听爷爷说过。
石磙子放在屋角,一年没用,四周的木框已腐朽变形不能使了。父亲忙活半天重新打造一个木框,套在石磙上再牢靠不过。牛套落满灰尘,父亲用抹布搽得光亮。给黄牛(这是给我预留的学费)拌一大顿草,草里掺入两大碗麸子,好让牲口上场。整整一年没有进场的老牛,吃足喝饱,套上光亮的牛套,拉起崭新的石磙,在薄薄的麦子上欢快地小跑。石磙碾过,地面微微颤动。
打场不仅仅脱尽麦粒那么简单,打场是表示收获的一种仪示。
我站在麦场边,看着忙碌的老牛和石磙,还在品味这句“只要有一根麦子,石磙子照样滚动”。为了一棵麦穗,而让几百斤重的石磙成百上千圈的转动,成本不是太大了吗?假若付出一百份汗水,只获得-份微不足道的成果,假若花一百元钱,只买到一元的东西,不是太不合算了吗。而如果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你愿不愿为此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呢……这并非有什么深奥的哲理,只是一句农民代代相传的农谚,只有真正的中国农民才可能体会个中味道。我在琢磨。
某月某日天气心情
该交公粮了。今年天旱,收成不好,公粮却不少,即便加上农业减税,人均还一百多斤。
象往年一样,村里人没有先交的,默默等待。
象往年一样,乡里早有对策,开一辆大汽车,来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不定期到各村突击收粮食,挨门挨户,见粮食就往车上扔,没粮食就牵牛羊等值钱东西,逼你如数交够。这伙人到哪村都弄得鸡飞狗叫,人心惶惶,乡里称之为“下乡催粮工作小组”,村人则称之“二杆子工作队”。也不知哪天轮到我村,村里人开始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