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说网 www.gzjtbb.com,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死了吗?
王守仁并不喜欢朱厚照,也不喜欢那群死板的文官,但他更不喜欢那个以此为名、造反作乱的宁王。
他痛恨践踏人命的暴力,因为在他的哲学体系里,人性是最为根本的一切,是这个世界的本原,而这位打着正义旗号的宁王起兵谋反,牺牲无数人的生命,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不过是为了他的野心,为了那高高在上的皇位。
打倒当权者的宁王,将是另一个当权者,唯一的牺牲品,只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当政,他们都将是永远的受害者。
好吧,就这样决定了。
“去拿纸墨来。”王守仁大声说道。
随从们从行李中拿出了笔墨,递到了他的面前。
那一夜,王守仁没有睡觉,他伏在书案前,彻夜奋笔疾书,他要写尽他的悲痛和愤怒。
第二天一早,随从们发现了散落满地的纸张,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所有的纸上都只写下了四个醒目大字:
誓死报国。
一夜未眠的王守仁依然站在船头,对他的随从们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等到船只靠岸时,你们就各自离去吧,先找个地方躲起来就是了。”
随从们对视了一眼:
“那王大人你呢?”
“我要去临江府。”
临江府,位于洪都下游,依江而建,距离洪都仅有二百余里,时刻可能被宁王攻陷,是极为凶险的地方。
“王大人,临江很危险,你还是和我们一起走吧。”
王守仁笑了:
“不用了,你们走吧,我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随从们不是白痴,他们都知道王守仁要做的那件事情叫做平叛。
于是他们发出了最后的忠告:
“王大人,你只有自己一个人而已!”
王守仁收起了笑容,严肃地看着他们:
“我一个人就够了。”
预备
船很快到了临江,王守仁立刻下船,赶往临江知府衙门。
虽然他早有思想准备,可是路上的景象还是让他大吃一惊,无数的百姓听说战乱即将开始,纷纷携家带口,准备逃离,痛哭声哀嚎声交织一片,搞得混乱不堪。
王守仁眼疾手快,顺手从逃难的人中拉出了一个身穿公服的衙役:
“戴德孺在哪里?”
临江知府戴德孺正准备收拾包裹,他已经得知了宁王叛乱的消息,虽然他并不想就此一走了之,却也还舍不得死,合计一下之后,他还是决定先当一回好汉——好汉不吃眼前亏。
他这一走,衙门里的人纷纷都准备跑路,公堂之上也是乱成一片。
关键时刻,有人进来通报:赣南巡抚王守仁到了。
从级别上说,王守仁是他的上司,平时是要搞个仪式,摆个酒席隆重接待的,可在这要人命的时候,他来这里做甚?
很快,王守仁就用响亮的声音回答了他的疑问:
“都不要走了,留在这里随我平叛!”
要说戴德孺也真不是孬种,听到这句话,他十分兴奋,当即做出了表示:
“既然有王大人做主,我等愿意一同为朝廷效力,平定叛乱。”
当然了,实际问题还是要问的。
“不知道王大人带了多少人马?”
然后他才得知,这位巡抚大人也是刚逃出来,无一兵一卒,是个彻底的光杆。
可就是这位光杆巡抚,孤身一人竟然敢来平叛!
大敌当前,戴德孺也顾不得什么官场礼仪了,他看着王守仁,略带讽刺地问出了所有人都想问的话:
“王大人,现在就我们这几个人,你凭什么认定能够平叛呢?”
是的,没有朝廷支持,对手又是藩王,你有什么理由如此自信,能够平定叛乱呢。
众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儿,等待着这个十分关键的回答。现场变得鸦雀无声,因为他们将根据这个回答,决定他们的去留。
“因为我在这里。”
王守仁环顾四周,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大声重复道:
“因为我在这里!”
孤军,也要奋战到底!
一些人走了,但包括戴德孺在内的大多数人都留了下来,因为他们从这个人自信的回答中感觉到了某种力量。
既然大家坐在了一条船上,也就不分彼此了,戴德孺随即下令,召集所属的少量军队,准备在城内布防。
“宁王敢来,就与他巷战到底!”
然而王守仁拍了拍他的肩膀,称赞了他的勇气,又对在场的人发布了一道出人意料的命令:
“不用布防了,传令下去,全军集结,准备撤退!”
啥?不是你非要抵抗到底吗?现在又搞什么名堂?
面对戴德孺那惊讶的脸孔,王守仁若无其事地笑了笑:
“戴知府,我们的兵力不够,这里也不是平叛的地方,必须马上撤离。”
那么哪里才是平叛的地方呢?
“吉安。”
“在那里,我们将拥有战胜叛军的实力。”
当年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说过,飞将军李广的外形很像一个普通的农民,无独有偶,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王守仁,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呆子,活像个二愣子,看上去傻乎乎的,但在他糊涂的外表下,却有着无尽的智慧。
王守仁是一个很绝的人,他总是在奇怪的地方,提出奇怪的意见,做出奇怪的事,但最后却都被证实是正确的。
他的这种可怕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哲学,因为王守仁先生和古往今来的所有哲学家都不同,他的哲学十分特别,就如同吃饭的筷子和挖地的锄头,随时都可以用,随时都有用处。
他痛恨杀害孙燧、发动战争的宁王,却从未被愤怒冲昏头脑,他十分清楚凭借目前的兵力,绝对无法战胜对手,眼下他只能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到来。
有着平叛的志向,也要有切合实际的平叛策略,这就是“知行合一”,这就是王守仁无往不胜的哲学和智慧。
可惜一百多年后的史可法似乎并不了解这一点。
死了吗?
王守仁并不喜欢朱厚照,也不喜欢那群死板的文官,但他更不喜欢那个以此为名、造反作乱的宁王。
他痛恨践踏人命的暴力,因为在他的哲学体系里,人性是最为根本的一切,是这个世界的本原,而这位打着正义旗号的宁王起兵谋反,牺牲无数人的生命,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不过是为了他的野心,为了那高高在上的皇位。
打倒当权者的宁王,将是另一个当权者,唯一的牺牲品,只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当政,他们都将是永远的受害者。
好吧,就这样决定了。
“去拿纸墨来。”王守仁大声说道。
随从们从行李中拿出了笔墨,递到了他的面前。
那一夜,王守仁没有睡觉,他伏在书案前,彻夜奋笔疾书,他要写尽他的悲痛和愤怒。
第二天一早,随从们发现了散落满地的纸张,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所有的纸上都只写下了四个醒目大字:
誓死报国。
一夜未眠的王守仁依然站在船头,对他的随从们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等到船只靠岸时,你们就各自离去吧,先找个地方躲起来就是了。”
随从们对视了一眼:
“那王大人你呢?”
“我要去临江府。”
临江府,位于洪都下游,依江而建,距离洪都仅有二百余里,时刻可能被宁王攻陷,是极为凶险的地方。
“王大人,临江很危险,你还是和我们一起走吧。”
王守仁笑了:
“不用了,你们走吧,我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随从们不是白痴,他们都知道王守仁要做的那件事情叫做平叛。
于是他们发出了最后的忠告:
“王大人,你只有自己一个人而已!”
王守仁收起了笑容,严肃地看着他们:
“我一个人就够了。”
预备
船很快到了临江,王守仁立刻下船,赶往临江知府衙门。
虽然他早有思想准备,可是路上的景象还是让他大吃一惊,无数的百姓听说战乱即将开始,纷纷携家带口,准备逃离,痛哭声哀嚎声交织一片,搞得混乱不堪。
王守仁眼疾手快,顺手从逃难的人中拉出了一个身穿公服的衙役:
“戴德孺在哪里?”
临江知府戴德孺正准备收拾包裹,他已经得知了宁王叛乱的消息,虽然他并不想就此一走了之,却也还舍不得死,合计一下之后,他还是决定先当一回好汉——好汉不吃眼前亏。
他这一走,衙门里的人纷纷都准备跑路,公堂之上也是乱成一片。
关键时刻,有人进来通报:赣南巡抚王守仁到了。
从级别上说,王守仁是他的上司,平时是要搞个仪式,摆个酒席隆重接待的,可在这要人命的时候,他来这里做甚?
很快,王守仁就用响亮的声音回答了他的疑问:
“都不要走了,留在这里随我平叛!”
要说戴德孺也真不是孬种,听到这句话,他十分兴奋,当即做出了表示:
“既然有王大人做主,我等愿意一同为朝廷效力,平定叛乱。”
当然了,实际问题还是要问的。
“不知道王大人带了多少人马?”
然后他才得知,这位巡抚大人也是刚逃出来,无一兵一卒,是个彻底的光杆。
可就是这位光杆巡抚,孤身一人竟然敢来平叛!
大敌当前,戴德孺也顾不得什么官场礼仪了,他看着王守仁,略带讽刺地问出了所有人都想问的话:
“王大人,现在就我们这几个人,你凭什么认定能够平叛呢?”
是的,没有朝廷支持,对手又是藩王,你有什么理由如此自信,能够平定叛乱呢。
众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儿,等待着这个十分关键的回答。现场变得鸦雀无声,因为他们将根据这个回答,决定他们的去留。
“因为我在这里。”
王守仁环顾四周,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大声重复道:
“因为我在这里!”
孤军,也要奋战到底!
一些人走了,但包括戴德孺在内的大多数人都留了下来,因为他们从这个人自信的回答中感觉到了某种力量。
既然大家坐在了一条船上,也就不分彼此了,戴德孺随即下令,召集所属的少量军队,准备在城内布防。
“宁王敢来,就与他巷战到底!”
然而王守仁拍了拍他的肩膀,称赞了他的勇气,又对在场的人发布了一道出人意料的命令:
“不用布防了,传令下去,全军集结,准备撤退!”
啥?不是你非要抵抗到底吗?现在又搞什么名堂?
面对戴德孺那惊讶的脸孔,王守仁若无其事地笑了笑:
“戴知府,我们的兵力不够,这里也不是平叛的地方,必须马上撤离。”
那么哪里才是平叛的地方呢?
“吉安。”
“在那里,我们将拥有战胜叛军的实力。”
当年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说过,飞将军李广的外形很像一个普通的农民,无独有偶,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王守仁,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呆子,活像个二愣子,看上去傻乎乎的,但在他糊涂的外表下,却有着无尽的智慧。
王守仁是一个很绝的人,他总是在奇怪的地方,提出奇怪的意见,做出奇怪的事,但最后却都被证实是正确的。
他的这种可怕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哲学,因为王守仁先生和古往今来的所有哲学家都不同,他的哲学十分特别,就如同吃饭的筷子和挖地的锄头,随时都可以用,随时都有用处。
他痛恨杀害孙燧、发动战争的宁王,却从未被愤怒冲昏头脑,他十分清楚凭借目前的兵力,绝对无法战胜对手,眼下他只能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到来。
有着平叛的志向,也要有切合实际的平叛策略,这就是“知行合一”,这就是王守仁无往不胜的哲学和智慧。
可惜一百多年后的史可法似乎并不了解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