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说网 www.gzjtbb.com,绍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赵玖注定要和这个时代的人有隔阂的,而且是难以逾越的那种巨大隔阂。
这种隔阂,未必是因为什么思想觉悟上的差距,也未必是来自于受教育体系上的区别,甚至未必是什么世界观不同的问题,它还有一种天然而然的认知带来的影响……
譬如说,这个时代的人总觉得,皇帝就该喜欢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但实际上,哪怕是后世的海王,也要讲一个捞鱼的步骤,捞一条放一条,少数养个四五房的人说不定确实存在,但你看所有人是不是用猎奇和戏谑的心态来看他?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真的会为自己的个人那点需求一口气圈养三五百年轻女性?
认得清脸吗?
还比如说,总有些文臣会担心一个皇帝会大兴土木,会奢侈无度,会用这年头可怜的生产力去试探种种极限……但是一个见过钢铁水泥丛林,享受过工业化生活的人,哪来的那个心情?
有四百亿钱,拿来地图开疆不好吗?
再比如说,总有官僚会从极端的利己主义角度推测这个官家这么做是为了收拢兵权,那么做是为了异论相搅……但是,这个官家其实就是个懒,就是无知,就是顺水推舟那么做了而已。
有时候他的确能想到,但有时候你不说他都不知道还能这么解释的。
闲话少说,且讲,春日万物勃发,二月下旬,被强行加了舒王新学与关学做道统的原学正式成为官方学说,成为科考教学的主要依据,成为了国家指导思想……而得益于之前的鼓噪与预热,与皇权社会中天子的无条件背书,却并没有引起多么大的波浪。
因为朝廷是要做事的。
当先一事,正是因为洞庭湖盗匪尽数清剿后对南岭动乱的讨论。
话说,南岭动乱从靖康中便已经开始,换句话讲,后世广东广西与湖南江西交接处那一片,已经事实上进入无政府状态六七年了,到目前为止,根据周边官府的统计,其中称王的总共有十二个,大小三四百股,总数十三四万,波及整个南岭地区十几个州军……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乱,原因多种多样了。
首先,那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文化上跟周围有些区别;其次,那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带,交通不便、易守难攻,所谓瘴疠之地这个词,根本就是指着这个地区发明的;其三,不要说宋代,这地方自古至今就一直是个盗匪横行、民俗剽悍之地,往往哪个山寨哪家豪强不爽了,就直接反了,算是一直有造反的传统。
没办法的,穷乡僻壤嘛……偏偏又在地理上属于华南的腹心之所,四面八方的盗匪待不住了就都往那里跑,跟太行山自古出土匪是一个道理。
历史上,另一个时空的明代中期,大明在北面犁庭扫穴,都不耽误它在后面一反十几个府,然后折腾多少年,何况是经历了靖康之变的眼下?
当然了,得益于之前坚守淮上、驻跸南阳、收复旧都等等卓有成效的努力,眼下大宋这个局面已经好很多了,从内患这个角度来说,也基本上只剩这个大窟窿了。
故此,朝廷上下,对最后一个平叛行动,都是当成一等一的大事来看的。而都省相公,也就是实际上的首相赵鼎了,也针对南岭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乃是让已经很疲敝的御营前军撤回休整,改换韩世忠与张俊一起南下,一个出福建,一个出湖南,再让广南两路的本地义勇军出两广,三路夹击,一起平叛。
但是这个方案立即遭到了枢密使张浚的反对,后者认为军队的往来调度会白白浪费时间,而岳飞既然已经到了南方,就应该趁着天气没有热到过分的程度迅速南下,抢在夏天到来之前解决战斗。
对此,赵玖又一次表达了对张浚的支持,但却同意了赵鼎的部分意见,最后下令,乃是让岳飞自己酌情决定带多少部队南下,多少部队回来休整,并予他权限,让他有调度江南西路、福建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各处官府义勇兵,征召当地苗寨苗兵的权责。
同时,发各处两广南岭出身的将领士卒、文武官员,一起南下,以作引导,务必解决这最后一场大规模叛乱。
官家既然定下,事情很快便被执行了下去。
而外朝的平叛大事刚一决定,东京城内很快又爆出了另外一件地震般的重要事件,那就是御前班直统制官杨沂中忽然被撤销了密札的接收转运之权,改为御前班直二号人物刘晏负责此事。
事情是有迹可循的,之前湖北经略使便有正经奏折奏上,就是指着密札问题对杨沂中进行了弹劾,只不过当时原学的事情、平叛的军事安排更重要一些罢了,而现在事情了断,官家自然予以了处置。
但是,一直被认为是官家心腹中的心腹的杨沂中,忽然遭到这般处置,却还是引发了东京城内很多人的猜疑与设想——几乎就在事情发生之后的第二日,数以十计的奏折经枢密院被送到了赵官家的案上,全都是弹劾杨沂中,要杀杨沂中的。
“朕不过是撤销了你转运札子的权柄,他们便以为朕要杀你了。”鱼塘畔的凉亭里,一边享受清新空气一边看札子的赵玖忽然嗤笑。
立在一旁的杨沂中欲言又止,刘晏也有些异色。
“不过说实话,要不是马伸上奏,朕也没有想到这一条。”赵玖放下札子,随手又拿起另外一个,然后摇头不止。“正甫你居然同时握有禁中军权、情报处置权,还掌握着朕与天下帅臣武将的通信权,一旦真想造反,完全可以囚禁了朕,再矫诏于各路大军,这权柄不比枢密使的权柄小。”
“臣万万不敢!”杨沂中实在是撑不住,直接在周围蓝珪、刘晏,还有几名翰林学士、起居郎的瞩目下当场下跪。
“不是敢不敢的问题,是为了你好。”赵玖继续叹道。“朕也是无知,在制度上出这么大的篓子,马伸不说,朕真没往这里想……他们之前总说要杀你,朕还以为是因为你总是替朕背黑锅呢……说实话,心里莫要有怨气。”
杨沂中能说什么,只能正色拱手:“这是官家恩典,臣绝无怨气。”
犹豫了一下,一旁侍立的刘晏也直接下跪:“官家,臣以为,密札转运之权,不妨直接归于内侍省……”
“不必!”赵玖当即摇头。“朕从正甫那里收过来,只是因为他身上权责太多,系于一身当然不妥,现在分出来就好,何必再挪... -->>
赵玖注定要和这个时代的人有隔阂的,而且是难以逾越的那种巨大隔阂。
这种隔阂,未必是因为什么思想觉悟上的差距,也未必是来自于受教育体系上的区别,甚至未必是什么世界观不同的问题,它还有一种天然而然的认知带来的影响……
譬如说,这个时代的人总觉得,皇帝就该喜欢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但实际上,哪怕是后世的海王,也要讲一个捞鱼的步骤,捞一条放一条,少数养个四五房的人说不定确实存在,但你看所有人是不是用猎奇和戏谑的心态来看他?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真的会为自己的个人那点需求一口气圈养三五百年轻女性?
认得清脸吗?
还比如说,总有些文臣会担心一个皇帝会大兴土木,会奢侈无度,会用这年头可怜的生产力去试探种种极限……但是一个见过钢铁水泥丛林,享受过工业化生活的人,哪来的那个心情?
有四百亿钱,拿来地图开疆不好吗?
再比如说,总有官僚会从极端的利己主义角度推测这个官家这么做是为了收拢兵权,那么做是为了异论相搅……但是,这个官家其实就是个懒,就是无知,就是顺水推舟那么做了而已。
有时候他的确能想到,但有时候你不说他都不知道还能这么解释的。
闲话少说,且讲,春日万物勃发,二月下旬,被强行加了舒王新学与关学做道统的原学正式成为官方学说,成为科考教学的主要依据,成为了国家指导思想……而得益于之前的鼓噪与预热,与皇权社会中天子的无条件背书,却并没有引起多么大的波浪。
因为朝廷是要做事的。
当先一事,正是因为洞庭湖盗匪尽数清剿后对南岭动乱的讨论。
话说,南岭动乱从靖康中便已经开始,换句话讲,后世广东广西与湖南江西交接处那一片,已经事实上进入无政府状态六七年了,到目前为止,根据周边官府的统计,其中称王的总共有十二个,大小三四百股,总数十三四万,波及整个南岭地区十几个州军……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乱,原因多种多样了。
首先,那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文化上跟周围有些区别;其次,那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带,交通不便、易守难攻,所谓瘴疠之地这个词,根本就是指着这个地区发明的;其三,不要说宋代,这地方自古至今就一直是个盗匪横行、民俗剽悍之地,往往哪个山寨哪家豪强不爽了,就直接反了,算是一直有造反的传统。
没办法的,穷乡僻壤嘛……偏偏又在地理上属于华南的腹心之所,四面八方的盗匪待不住了就都往那里跑,跟太行山自古出土匪是一个道理。
历史上,另一个时空的明代中期,大明在北面犁庭扫穴,都不耽误它在后面一反十几个府,然后折腾多少年,何况是经历了靖康之变的眼下?
当然了,得益于之前坚守淮上、驻跸南阳、收复旧都等等卓有成效的努力,眼下大宋这个局面已经好很多了,从内患这个角度来说,也基本上只剩这个大窟窿了。
故此,朝廷上下,对最后一个平叛行动,都是当成一等一的大事来看的。而都省相公,也就是实际上的首相赵鼎了,也针对南岭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乃是让已经很疲敝的御营前军撤回休整,改换韩世忠与张俊一起南下,一个出福建,一个出湖南,再让广南两路的本地义勇军出两广,三路夹击,一起平叛。
但是这个方案立即遭到了枢密使张浚的反对,后者认为军队的往来调度会白白浪费时间,而岳飞既然已经到了南方,就应该趁着天气没有热到过分的程度迅速南下,抢在夏天到来之前解决战斗。
对此,赵玖又一次表达了对张浚的支持,但却同意了赵鼎的部分意见,最后下令,乃是让岳飞自己酌情决定带多少部队南下,多少部队回来休整,并予他权限,让他有调度江南西路、福建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各处官府义勇兵,征召当地苗寨苗兵的权责。
同时,发各处两广南岭出身的将领士卒、文武官员,一起南下,以作引导,务必解决这最后一场大规模叛乱。
官家既然定下,事情很快便被执行了下去。
而外朝的平叛大事刚一决定,东京城内很快又爆出了另外一件地震般的重要事件,那就是御前班直统制官杨沂中忽然被撤销了密札的接收转运之权,改为御前班直二号人物刘晏负责此事。
事情是有迹可循的,之前湖北经略使便有正经奏折奏上,就是指着密札问题对杨沂中进行了弹劾,只不过当时原学的事情、平叛的军事安排更重要一些罢了,而现在事情了断,官家自然予以了处置。
但是,一直被认为是官家心腹中的心腹的杨沂中,忽然遭到这般处置,却还是引发了东京城内很多人的猜疑与设想——几乎就在事情发生之后的第二日,数以十计的奏折经枢密院被送到了赵官家的案上,全都是弹劾杨沂中,要杀杨沂中的。
“朕不过是撤销了你转运札子的权柄,他们便以为朕要杀你了。”鱼塘畔的凉亭里,一边享受清新空气一边看札子的赵玖忽然嗤笑。
立在一旁的杨沂中欲言又止,刘晏也有些异色。
“不过说实话,要不是马伸上奏,朕也没有想到这一条。”赵玖放下札子,随手又拿起另外一个,然后摇头不止。“正甫你居然同时握有禁中军权、情报处置权,还掌握着朕与天下帅臣武将的通信权,一旦真想造反,完全可以囚禁了朕,再矫诏于各路大军,这权柄不比枢密使的权柄小。”
“臣万万不敢!”杨沂中实在是撑不住,直接在周围蓝珪、刘晏,还有几名翰林学士、起居郎的瞩目下当场下跪。
“不是敢不敢的问题,是为了你好。”赵玖继续叹道。“朕也是无知,在制度上出这么大的篓子,马伸不说,朕真没往这里想……他们之前总说要杀你,朕还以为是因为你总是替朕背黑锅呢……说实话,心里莫要有怨气。”
杨沂中能说什么,只能正色拱手:“这是官家恩典,臣绝无怨气。”
犹豫了一下,一旁侍立的刘晏也直接下跪:“官家,臣以为,密札转运之权,不妨直接归于内侍省……”
“不必!”赵玖当即摇头。“朕从正甫那里收过来,只是因为他身上权责太多,系于一身当然不妥,现在分出来就好,何必再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