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说网 www.gzjtbb.com,国姓窃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豪格知道,河北的归属,最终只是由一场大决战决定的,
所以到了这一步,他当然也能想明白,集中优势兵力、孤注一掷是最重要的。
而绝对不能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处处肥饶膏腴之地都想坚守,那样只会分散兵力,给明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机会。
而且河北平原上,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城池实在是谈不上坚固,清军统治期间,也不重视城防修筑,
毕竟他大清以弓马得天下,钱粮财政又困难,谁耐烦学汉人那样下血本修城墙呢。
在豪格的收缩兵力之下,北直隶境内最南端的一个府,大名府,因为地理上本就过于往南深入,已成余赘,直接就被清军放弃了大半。
从大名府治所大名县,以及相邻的魏县为界,从这条线往南,清丰县、内黄县、浚县、滑县、濮阳、东明等六个大县,全部被放弃。
兵力全部收缩到大名、魏县附近。而北边原本沿着太行山部署的部队,也南下到大名、魏县、邯郸一线集结,最北的侧翼掩护部署,也不超过沙河、邢台。
这等于是放弃了对太行山的堵口,任由明军出入太行八陉中的南部数陉,进入河北平原——因为豪格很清楚,明军想进入河北平原决战,根本没必要舍近求远,从卫辉-大名一线直接沿着平原推进不好么?干嘛非得从地形崎区的山西绕一圈、后勤运粮还费事?
于是,清军超过二十万大军的核心兵力,就集结在三五个县范围内的一小片预定战区,地跨北直隶大名府、广平府和山东省东昌府等三座州府的结合部。
豪格已经做好了计划,内心也有了预感,知道明清之间最后的国运决战,就会在这里发生。到了这一步,地盘已经不重要了。
魏县、大名、邯郸等所在,自古就是河北腹心。战国时,燕都蓟城就是后世的北京,也是后来幽州的治所。而魏县、大名、邯郸一带,战国时是赵国都城周边,也是后来冀州治所邺城的所在,南北朝时,邺城周边还多次成为北朝的国都。
可以说,在河北地区,除了北京城以外,就这一带最值得打一场决定性战役了。谁拥有了这片区域,谁就拥有了整个肥沃平坦的赵地。
对于清军来说,眼下这个季节决战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毕竟此前姜瓖为了怕缺粮,是九月过半才动手扯旗反正得,图的就是山西的秋粮能刚刚收割入库。
而凡事有利必有弊,世事无万全,姜瓖得到了秋粮入库之便,清军这边自然也能得到。
在明清战火重燃之初,河北地区的秋粮就已经收割入库了,只是各地的税赋征收工作还没开始,更别提调运了。
现在清军知道无力处处防守,必须收缩集中兵力,以清军之残暴,当然也不会跟百姓客气——
在豪格看来,内黄、滑县、东明、濮阳等地的百姓,已经不是他大清的百姓了,随着这片土地被丢给大明,上面的人民当然也会成为他大清的敌人!
还没来得及慢工细活的收税,这有什么要紧?直接抢啊!比收税快多了!
所以,在清军撤退之时,为了顺便解决数十万大军集结所需的军粮,豪格居然毫无人性地直接下令在上述放弃六县中、尤其是最南段肯定保不住的那两三个县,实施了彻底的烧杀抢掠!
原本收税或许也就是收几成,直接抢劫的话那就能全部抢光了,一粒粮食都不用给百姓留,能搜出多少就带走多少。
东明县和滑县,在清军退走的过程中,甚至直接惨遭了三日不封刀的待遇,把能抢劫的都尽量快抢劫完,然后赶紧运走逃跑。
剩下稍北边几个县,倒是没有直接大屠杀,但抢走能抢的民间秋粮,肯定是必须的,遇到有百姓不想被抢走活命粮,出来反抗,才会遭到屠刀毫不留情地清洗。
清军如此暴虐,当然也不是没有后遗症,首先就是连清军中的部分绿营都出现了哗变,毕竟绿营当中有一些士兵就是籍贯在大名府本地的,清军集结兵力时把他们家乡都烧杀掳掠了,难免会激起反抗之心。
所以虽然给数十万大军筹到了粮食,但清军内耗也折损了至少数千兵力——
大约两千多大名府籍贯的绿营兵陆续反叛跟清军火并,打不过就逃,往南去投大明。而清军为了弹压这些零零散散的兵变,也战死了大约数百人。一正一反加起来也损失了有三千兵力。
而那部分哗变的绿营兵南叛,也会第一时间给大明官军带去清军的动向。
天地良心,朱树人身在开封远程督战,并没有直接坐镇一线指挥,毕竟他已经是大都督、王爷,冒险的事情还是要少做。而身在开封的他,一开始也没想到豪格会这么变态,直接实施焦土搜刮抵抗。
所以明军最初的推进还是比较谨慎的,唯恐清军大踏步后退是为了拉扯明军脱节、然后在河北平原上进行什么大范围迂回包抄的诡计。
直到此刻,听说清军如此坚壁清野烧杀掳掠,明显不可能在沿途设伏,而且河北百姓也风起云涌,纷纷起来响应大明,朱树人才下令曹变蛟、黄得功和刘国能全部加急北进。
同时,他也不及请示朝廷,就让张煌言从开封北上,负责一线督师。他私下里表示,会慢慢跟南京内阁走程序,临时给张煌言加封北直隶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相当于同时兼着河南河北的总督职责。
至于朱树人自己,肯定要这场大决战分出胜负后,才会涉险渡黄河北上了——不是他怂,而是他现在身负天下安危,如果有个闪失,可能会让华夏文明汉人统治再次陷入内乱,所以不得不慎。
他很清楚,他现在的命,比和平年代皇帝的命都值钱。皇帝死了,好歹能让太子顺利继位,不至于威胁到天下的存亡。
他朱树人的命,必须活得比他岳父长,要他岳父隆武帝朱常淓先死、皇太孙顺利登基,才不会有人搞事情。否则他要是有个意外,说不定还有大明旁支宗室会想办法给朱常淓当干儿子的,时间久了一切皆有可能。
而文官地方督抚里,明朝原本并不常设北直隶地区的总督,毕竟那是京畿重地所在。也就是眼下北京还在沦陷区,朝廷在南京,才能临时设置。所以这个职位自然是贵重非常,朱树人也不可能放心让别人去。
张煌言毕竟是名垂青史的忠义之辈,后世跟岳飞于谦并列,又是他表哥,此前总督河南多年,击退鞑子的军功也足够高了,可以镇住这个场子,也不用担心生变。
所以这个决策很快就执行了下去。下面众将果然也没有不服的,说实话,就凭两年前张煌言指挥朱文祯、李愉那些人偷袭枪毙了阿济格的功劳,大家就觉得这是他应得的。
张煌言也不负使命,很快集结各军,提兵北上,组织决战。同时,还谕令山东明军也趁机北上,保持压迫,准备接收即将被清军弃守的地盘。
张煌言很清楚:豪格这样集结部队,肯定不光大名府南部六县会放弃,山东那边有些犄角旮旯的地方,也会有变故。
而且就算豪格不主动放弃,以清军现在为了大决战而竭泽而渔、争取屯粮持久的姿态,山东那边不看搜刮的百姓,也会自己起来搞事。
让沿边明军随时做好准备、一旦发现对面伪清地盘有变乱,才便于第一时间出击接收地盘,救民于水火。
他这个操作后来还真没白费,让明军兵不血刃拿下了好几处山东泰山、蒙山山区的原沦陷府县。
……
明清双方拉扯集结、囤积粮草,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拉锯走位,总算是把双方主力,都集结到了大名府中部,沿漳水对峙部署。
清军在漳北的邯郸、魏县、大名。明军则驻扎在漳南的内黄、濮阳。
双方的兵力都是绵延数县,连营百里,各自拥众数十万,堪称明清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主力决战。
当年明清双方隔着长江、淮河对峙时,虽然动用的总兵力比如今还多一倍,但好歹还在千里防线上东西兵分三四路,每个战区各自为战。
如今清军已经收缩集中到河北一地,哪里还能分战区,剩下的主力全部孤注一掷到一个战区。
张煌言抵达濮阳后,也是连续巡视各军... -->>
豪格知道,河北的归属,最终只是由一场大决战决定的,
所以到了这一步,他当然也能想明白,集中优势兵力、孤注一掷是最重要的。
而绝对不能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处处肥饶膏腴之地都想坚守,那样只会分散兵力,给明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机会。
而且河北平原上,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城池实在是谈不上坚固,清军统治期间,也不重视城防修筑,
毕竟他大清以弓马得天下,钱粮财政又困难,谁耐烦学汉人那样下血本修城墙呢。
在豪格的收缩兵力之下,北直隶境内最南端的一个府,大名府,因为地理上本就过于往南深入,已成余赘,直接就被清军放弃了大半。
从大名府治所大名县,以及相邻的魏县为界,从这条线往南,清丰县、内黄县、浚县、滑县、濮阳、东明等六个大县,全部被放弃。
兵力全部收缩到大名、魏县附近。而北边原本沿着太行山部署的部队,也南下到大名、魏县、邯郸一线集结,最北的侧翼掩护部署,也不超过沙河、邢台。
这等于是放弃了对太行山的堵口,任由明军出入太行八陉中的南部数陉,进入河北平原——因为豪格很清楚,明军想进入河北平原决战,根本没必要舍近求远,从卫辉-大名一线直接沿着平原推进不好么?干嘛非得从地形崎区的山西绕一圈、后勤运粮还费事?
于是,清军超过二十万大军的核心兵力,就集结在三五个县范围内的一小片预定战区,地跨北直隶大名府、广平府和山东省东昌府等三座州府的结合部。
豪格已经做好了计划,内心也有了预感,知道明清之间最后的国运决战,就会在这里发生。到了这一步,地盘已经不重要了。
魏县、大名、邯郸等所在,自古就是河北腹心。战国时,燕都蓟城就是后世的北京,也是后来幽州的治所。而魏县、大名、邯郸一带,战国时是赵国都城周边,也是后来冀州治所邺城的所在,南北朝时,邺城周边还多次成为北朝的国都。
可以说,在河北地区,除了北京城以外,就这一带最值得打一场决定性战役了。谁拥有了这片区域,谁就拥有了整个肥沃平坦的赵地。
对于清军来说,眼下这个季节决战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毕竟此前姜瓖为了怕缺粮,是九月过半才动手扯旗反正得,图的就是山西的秋粮能刚刚收割入库。
而凡事有利必有弊,世事无万全,姜瓖得到了秋粮入库之便,清军这边自然也能得到。
在明清战火重燃之初,河北地区的秋粮就已经收割入库了,只是各地的税赋征收工作还没开始,更别提调运了。
现在清军知道无力处处防守,必须收缩集中兵力,以清军之残暴,当然也不会跟百姓客气——
在豪格看来,内黄、滑县、东明、濮阳等地的百姓,已经不是他大清的百姓了,随着这片土地被丢给大明,上面的人民当然也会成为他大清的敌人!
还没来得及慢工细活的收税,这有什么要紧?直接抢啊!比收税快多了!
所以,在清军撤退之时,为了顺便解决数十万大军集结所需的军粮,豪格居然毫无人性地直接下令在上述放弃六县中、尤其是最南段肯定保不住的那两三个县,实施了彻底的烧杀抢掠!
原本收税或许也就是收几成,直接抢劫的话那就能全部抢光了,一粒粮食都不用给百姓留,能搜出多少就带走多少。
东明县和滑县,在清军退走的过程中,甚至直接惨遭了三日不封刀的待遇,把能抢劫的都尽量快抢劫完,然后赶紧运走逃跑。
剩下稍北边几个县,倒是没有直接大屠杀,但抢走能抢的民间秋粮,肯定是必须的,遇到有百姓不想被抢走活命粮,出来反抗,才会遭到屠刀毫不留情地清洗。
清军如此暴虐,当然也不是没有后遗症,首先就是连清军中的部分绿营都出现了哗变,毕竟绿营当中有一些士兵就是籍贯在大名府本地的,清军集结兵力时把他们家乡都烧杀掳掠了,难免会激起反抗之心。
所以虽然给数十万大军筹到了粮食,但清军内耗也折损了至少数千兵力——
大约两千多大名府籍贯的绿营兵陆续反叛跟清军火并,打不过就逃,往南去投大明。而清军为了弹压这些零零散散的兵变,也战死了大约数百人。一正一反加起来也损失了有三千兵力。
而那部分哗变的绿营兵南叛,也会第一时间给大明官军带去清军的动向。
天地良心,朱树人身在开封远程督战,并没有直接坐镇一线指挥,毕竟他已经是大都督、王爷,冒险的事情还是要少做。而身在开封的他,一开始也没想到豪格会这么变态,直接实施焦土搜刮抵抗。
所以明军最初的推进还是比较谨慎的,唯恐清军大踏步后退是为了拉扯明军脱节、然后在河北平原上进行什么大范围迂回包抄的诡计。
直到此刻,听说清军如此坚壁清野烧杀掳掠,明显不可能在沿途设伏,而且河北百姓也风起云涌,纷纷起来响应大明,朱树人才下令曹变蛟、黄得功和刘国能全部加急北进。
同时,他也不及请示朝廷,就让张煌言从开封北上,负责一线督师。他私下里表示,会慢慢跟南京内阁走程序,临时给张煌言加封北直隶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相当于同时兼着河南河北的总督职责。
至于朱树人自己,肯定要这场大决战分出胜负后,才会涉险渡黄河北上了——不是他怂,而是他现在身负天下安危,如果有个闪失,可能会让华夏文明汉人统治再次陷入内乱,所以不得不慎。
他很清楚,他现在的命,比和平年代皇帝的命都值钱。皇帝死了,好歹能让太子顺利继位,不至于威胁到天下的存亡。
他朱树人的命,必须活得比他岳父长,要他岳父隆武帝朱常淓先死、皇太孙顺利登基,才不会有人搞事情。否则他要是有个意外,说不定还有大明旁支宗室会想办法给朱常淓当干儿子的,时间久了一切皆有可能。
而文官地方督抚里,明朝原本并不常设北直隶地区的总督,毕竟那是京畿重地所在。也就是眼下北京还在沦陷区,朝廷在南京,才能临时设置。所以这个职位自然是贵重非常,朱树人也不可能放心让别人去。
张煌言毕竟是名垂青史的忠义之辈,后世跟岳飞于谦并列,又是他表哥,此前总督河南多年,击退鞑子的军功也足够高了,可以镇住这个场子,也不用担心生变。
所以这个决策很快就执行了下去。下面众将果然也没有不服的,说实话,就凭两年前张煌言指挥朱文祯、李愉那些人偷袭枪毙了阿济格的功劳,大家就觉得这是他应得的。
张煌言也不负使命,很快集结各军,提兵北上,组织决战。同时,还谕令山东明军也趁机北上,保持压迫,准备接收即将被清军弃守的地盘。
张煌言很清楚:豪格这样集结部队,肯定不光大名府南部六县会放弃,山东那边有些犄角旮旯的地方,也会有变故。
而且就算豪格不主动放弃,以清军现在为了大决战而竭泽而渔、争取屯粮持久的姿态,山东那边不看搜刮的百姓,也会自己起来搞事。
让沿边明军随时做好准备、一旦发现对面伪清地盘有变乱,才便于第一时间出击接收地盘,救民于水火。
他这个操作后来还真没白费,让明军兵不血刃拿下了好几处山东泰山、蒙山山区的原沦陷府县。
……
明清双方拉扯集结、囤积粮草,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拉锯走位,总算是把双方主力,都集结到了大名府中部,沿漳水对峙部署。
清军在漳北的邯郸、魏县、大名。明军则驻扎在漳南的内黄、濮阳。
双方的兵力都是绵延数县,连营百里,各自拥众数十万,堪称明清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主力决战。
当年明清双方隔着长江、淮河对峙时,虽然动用的总兵力比如今还多一倍,但好歹还在千里防线上东西兵分三四路,每个战区各自为战。
如今清军已经收缩集中到河北一地,哪里还能分战区,剩下的主力全部孤注一掷到一个战区。
张煌言抵达濮阳后,也是连续巡视各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