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说网 www.gzjtbb.com,国姓窃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看到牛顿让宫女呈上来的卷轴时,朱树人第一反应还是有些好奇的。
因为时间紧迫,他也没工夫展开细细看,就先直接问了。
牛顿这才精神抖擞又略带紧张地卖弄:“这些手稿上,有学生在剑桥时的毕业论文,还有最近两年闭门苦思的一些心得。
数年前,学生在剑桥时,偶得一本惠更斯先生注译的大明科普读物,里面有简单介绍过一些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猜想,还有对于原子论的阐述、对可能的几种基本元素的推定等等——那本书,便是方院长所着。
那部着作对学生影响甚大,此后数年学生便潜心钻研,试图用数学方法证明之,结果就偶得了这门新的数学工具,请方院长斧正。”
牛顿说得非常诚恳,前半段是回答朱树人的,后半段则是眼冒崇拜地转向方子翎,诚恳匍匐求教。
朱树人闻言不由笑了,同时他也毫不藏私地把那份半英半汉的手稿递给了老婆方子翎。
他当然知道自己老婆写过些什么东西,不过,除了那些博物学着作以外,方子翎其他有真知灼见的物理化学猜想,大多最初思路都是来自朱树人。
只不过朱树人不想以全知全能的神的形态示人,他已经权倾天下了,还要这种虚名干嘛?也不方便,这才只是点拨一二,让手下人去写。
另一方面,朱树人也是知道,作为位高权重之人,如果学术成果再太多,很容易被后人阴谋论,说他是剽窃属下创意,把他描绘成一个虚伪小人。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要这些争议性的名声,做好本行。
就好比若是21世纪,有些朝鲜科学家说,他们国家的最新最高科研成果,都是个别伟大之人做出来的,那外国人也不会相信啊,反而只会招黑。
同理,哪怕是中国古代,吕不韦授权着《吕氏春秋》,会有人相信其中一部分内容是吕不韦亲笔么?
萧统(昭明太子)让人编《文选》,外人会相信其中有他本人的学术贡献么?不可能的,这些人只要出资源当投资人就行了。
那还不如他就只提供思路和猜想,让下面的人去研究证明,大大方方一点,下面的人还承他的情,会在回忆录里翔实提到摄政王对这些科学发现的贡献。如此将来史书上可信度反而更高,阴谋论的生存空间也会被挤压。
此番牛顿提到的那几个“方子翎的着作成果”,其实也没什么,主要就是历史上的“牛顿运动三定律”的猜想部分,以及大明科学院这几年在研究物质的原子、分子论时,找到的几种基础元素,及其初步特性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内容大部分只能叫“猜想”,而不能叫定律。物理方面的力学三猜想,都是没有严密数学论证的。因为此前的数学工具,也不支持全面、详尽的论证。
在只有基础运算工具的情况下,能讨论一下匀速运动,或者匀变速运动就很不错了——很多初中高中物理课本里,对牛顿运动定律的讲解其实也就停留在这一步。
但众所周知,完全体的牛顿运动定律,要彻底发扬光大,你至少得把其他不规则的运动也都论证了,也就是“变速且变加速的运动”。
这种连力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变化过程都完全不规则、最接近自然界真实情况的运动,你要数学分析出来,没有微积分就是扯澹了。
所以说到底,朱树人此前为了占坑,也是为了指导大明的科学研发,在十几年前把类似牛顿三定律的特殊情况下的特例拿出来铁口直断,也就只能算是一个“猜想,以及找到几个符合这一猜想的特定解”,但不算“一般解”,也就没法“证明”。
从中学物理课本,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那还是有差距的。基本上要再加上大物里关于力学的微积分应用部分,才能算是完全体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哪怕历史上的牛顿自己,从最初提出这些猜想,到最后全部证明完,也花了小十年的时间,然后又花了五六年,磨磨唧唧写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另一边,方子翎和牛顿显然都不知道朱树人在想什么。
方子翎只是接过了牛顿的手稿,然后仔细看了一会儿,一时也看不懂,但她神色很快凝重起来。
牛顿见方子翎重视,也撞起了胆子,侃侃而谈介绍起来:“这份手稿的第一卷,就是我前年在剑桥大学的毕业论文,是证明了惠更斯先生十年前提出的、但他当时未能完成证明的广义二项式定理。
后面两卷,是这一年半来,我对后续问题的思考,并且结合了对‘方氏三猜想’证明的需求,发明的一套新数学工具,我称之为‘微积分’。最后还有一卷,是我设计的对于‘方氏三猜想’的实验证明设计。”
听牛顿最终揭开了谜底之后,朱树人心中那隐隐的期待,终于得到了证实。
果然是微积分!
天地良心,朱树人都有些惭愧了。他和他老婆,只能算是提出了猜想和举出了符合猜想的特例,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书上,将来也只能这么写了。具体详尽的数学论证和实验论证,终究是牛顿完成的。
谁让朱树人前世混到三十来岁,工作中也不需要怎么用到微积分呢?前世大学里那点高速知识,穿越后要是没个人提醒,都忘得差不多了。
这还真不是开逆向金手指——将心比心,一个人离开大学后三十年,或许大学里学的很多结论性的东西还能记得。但高数题的具体运算解法,不摸着教材重新温习一遍,那是多半做不出来的。
既如此,也就没什么好惋惜的了。
何况,历史上的牛顿三定律算是牛顿本人从猜想到举例到数学论证,一气呵成。如今朱树人和方子翎好歹分别完成了前一两步,只是把严密性要求最高的第三步留到牛顿,也算是开了不小的挂了。
……
历史上的艾萨克.牛顿,是在1665伦敦大瘟疫爆发后,选择了去乡下宅家闭关了两年半,结果于1667年秋宅出了“微积分”这门新学科。
然后等剑桥大学在瘟疫后重新开校,验证了他的成果后,立刻授予了他“卢卡斯数学教授”的席位。
(注:德国的来布尼茨也在1672年发明了微积分,而且补充了很多牛顿没有涵盖的算法和证明。这两个人算是各自独立发明了微积分,内容各有贡献)
如今这一世,牛顿也算是因为“站在了更多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加快了进度,提前大半年完成了微积分的手稿。
朱树人和方子翎一边听着对方的讲解,一边仔细看着手稿上的内容。
朱树人因为有前世大学的基础,如今算是重新捡起来,自然比方子翎反应还快得多。
而且牛顿的书面汉语水平、终究不足以让他全部用汉语写数学手稿,主要是有很多专业术语名词,当时汉语里压根儿就没有对应的词,连英语单词... -->>
看到牛顿让宫女呈上来的卷轴时,朱树人第一反应还是有些好奇的。
因为时间紧迫,他也没工夫展开细细看,就先直接问了。
牛顿这才精神抖擞又略带紧张地卖弄:“这些手稿上,有学生在剑桥时的毕业论文,还有最近两年闭门苦思的一些心得。
数年前,学生在剑桥时,偶得一本惠更斯先生注译的大明科普读物,里面有简单介绍过一些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猜想,还有对于原子论的阐述、对可能的几种基本元素的推定等等——那本书,便是方院长所着。
那部着作对学生影响甚大,此后数年学生便潜心钻研,试图用数学方法证明之,结果就偶得了这门新的数学工具,请方院长斧正。”
牛顿说得非常诚恳,前半段是回答朱树人的,后半段则是眼冒崇拜地转向方子翎,诚恳匍匐求教。
朱树人闻言不由笑了,同时他也毫不藏私地把那份半英半汉的手稿递给了老婆方子翎。
他当然知道自己老婆写过些什么东西,不过,除了那些博物学着作以外,方子翎其他有真知灼见的物理化学猜想,大多最初思路都是来自朱树人。
只不过朱树人不想以全知全能的神的形态示人,他已经权倾天下了,还要这种虚名干嘛?也不方便,这才只是点拨一二,让手下人去写。
另一方面,朱树人也是知道,作为位高权重之人,如果学术成果再太多,很容易被后人阴谋论,说他是剽窃属下创意,把他描绘成一个虚伪小人。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要这些争议性的名声,做好本行。
就好比若是21世纪,有些朝鲜科学家说,他们国家的最新最高科研成果,都是个别伟大之人做出来的,那外国人也不会相信啊,反而只会招黑。
同理,哪怕是中国古代,吕不韦授权着《吕氏春秋》,会有人相信其中一部分内容是吕不韦亲笔么?
萧统(昭明太子)让人编《文选》,外人会相信其中有他本人的学术贡献么?不可能的,这些人只要出资源当投资人就行了。
那还不如他就只提供思路和猜想,让下面的人去研究证明,大大方方一点,下面的人还承他的情,会在回忆录里翔实提到摄政王对这些科学发现的贡献。如此将来史书上可信度反而更高,阴谋论的生存空间也会被挤压。
此番牛顿提到的那几个“方子翎的着作成果”,其实也没什么,主要就是历史上的“牛顿运动三定律”的猜想部分,以及大明科学院这几年在研究物质的原子、分子论时,找到的几种基础元素,及其初步特性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内容大部分只能叫“猜想”,而不能叫定律。物理方面的力学三猜想,都是没有严密数学论证的。因为此前的数学工具,也不支持全面、详尽的论证。
在只有基础运算工具的情况下,能讨论一下匀速运动,或者匀变速运动就很不错了——很多初中高中物理课本里,对牛顿运动定律的讲解其实也就停留在这一步。
但众所周知,完全体的牛顿运动定律,要彻底发扬光大,你至少得把其他不规则的运动也都论证了,也就是“变速且变加速的运动”。
这种连力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变化过程都完全不规则、最接近自然界真实情况的运动,你要数学分析出来,没有微积分就是扯澹了。
所以说到底,朱树人此前为了占坑,也是为了指导大明的科学研发,在十几年前把类似牛顿三定律的特殊情况下的特例拿出来铁口直断,也就只能算是一个“猜想,以及找到几个符合这一猜想的特定解”,但不算“一般解”,也就没法“证明”。
从中学物理课本,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那还是有差距的。基本上要再加上大物里关于力学的微积分应用部分,才能算是完全体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哪怕历史上的牛顿自己,从最初提出这些猜想,到最后全部证明完,也花了小十年的时间,然后又花了五六年,磨磨唧唧写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另一边,方子翎和牛顿显然都不知道朱树人在想什么。
方子翎只是接过了牛顿的手稿,然后仔细看了一会儿,一时也看不懂,但她神色很快凝重起来。
牛顿见方子翎重视,也撞起了胆子,侃侃而谈介绍起来:“这份手稿的第一卷,就是我前年在剑桥大学的毕业论文,是证明了惠更斯先生十年前提出的、但他当时未能完成证明的广义二项式定理。
后面两卷,是这一年半来,我对后续问题的思考,并且结合了对‘方氏三猜想’证明的需求,发明的一套新数学工具,我称之为‘微积分’。最后还有一卷,是我设计的对于‘方氏三猜想’的实验证明设计。”
听牛顿最终揭开了谜底之后,朱树人心中那隐隐的期待,终于得到了证实。
果然是微积分!
天地良心,朱树人都有些惭愧了。他和他老婆,只能算是提出了猜想和举出了符合猜想的特例,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书上,将来也只能这么写了。具体详尽的数学论证和实验论证,终究是牛顿完成的。
谁让朱树人前世混到三十来岁,工作中也不需要怎么用到微积分呢?前世大学里那点高速知识,穿越后要是没个人提醒,都忘得差不多了。
这还真不是开逆向金手指——将心比心,一个人离开大学后三十年,或许大学里学的很多结论性的东西还能记得。但高数题的具体运算解法,不摸着教材重新温习一遍,那是多半做不出来的。
既如此,也就没什么好惋惜的了。
何况,历史上的牛顿三定律算是牛顿本人从猜想到举例到数学论证,一气呵成。如今朱树人和方子翎好歹分别完成了前一两步,只是把严密性要求最高的第三步留到牛顿,也算是开了不小的挂了。
……
历史上的艾萨克.牛顿,是在1665伦敦大瘟疫爆发后,选择了去乡下宅家闭关了两年半,结果于1667年秋宅出了“微积分”这门新学科。
然后等剑桥大学在瘟疫后重新开校,验证了他的成果后,立刻授予了他“卢卡斯数学教授”的席位。
(注:德国的来布尼茨也在1672年发明了微积分,而且补充了很多牛顿没有涵盖的算法和证明。这两个人算是各自独立发明了微积分,内容各有贡献)
如今这一世,牛顿也算是因为“站在了更多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加快了进度,提前大半年完成了微积分的手稿。
朱树人和方子翎一边听着对方的讲解,一边仔细看着手稿上的内容。
朱树人因为有前世大学的基础,如今算是重新捡起来,自然比方子翎反应还快得多。
而且牛顿的书面汉语水平、终究不足以让他全部用汉语写数学手稿,主要是有很多专业术语名词,当时汉语里压根儿就没有对应的词,连英语单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