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说网 www.gzjtbb.com,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15.三科,是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的总称。
第三部分,是佛法对生命的基本概念:三世因果,十二因缘。
16.三世因果,“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因果”又称“业因果报”。“业”是指身心所造作的行为意识,有“意业”、“口业”和“身业”之分。所有由“意”、“口”和“身”所引起一切行为,都是有因有果,因果相应的。也就是说,任何行为意识,都是过去的业因所产生的果报,同时又是产生未来果报的业因。所以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7.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是指产生凡夫众生的生死流转轮回的十二种因果关系。分别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第四部分,是佛法的声闻乘(小乘)的修行法门:四圣谛,八正道。
18.四圣谛,是指“苦、集、灭、道”这四个真理。是佛教的基本教义。“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简单地说来,人生要面对诸多的烦恼和问题,这就是“苦”的存在。去发现产生“苦”的原因和根源,这就是“集”。找到了原因和根源,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灭”。正确而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是“道”。四圣谛的真实含义,说穿了,就是如何正确面对现实世界的四个真谛。
19.八正道,就是四圣谛中“道谛”的细说。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分别意思为:正确适当的见解认识,正确适当的思维方法,正确适当的诚实言语,正确适当的意识行为,正确适当的谋生职业,正确适当的努力实践,正确适当的念头思想,正确适当的坚定不移。
第五部分,是佛法的菩萨乘(大乘)的修行法门: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四摄六度。
20.四弘誓愿,就是菩萨立志成佛时所发的四个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21.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度众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22.四摄六度,是菩萨修行法门“四摄法”和“六波罗蜜”的合称。“四摄法”是菩萨度人济世的方便法门: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六波罗蜜”则菩萨修行法门的总纲,有“六度万行”之称,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第六部分,是成佛之道:五乘教法,菩萨道,摩诃般若波罗蜜,三解脱门,究竟涅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3.五乘教法,是佛陀根据人们的不同根性和特点,分别设立的五种修行法门:“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24.菩萨道,就是菩萨乘,又称“菩萨行”。主要内容包括: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和四摄六度。
25.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所有波罗蜜的总称。“摩诃”也是梵文音译,通常的解释就是“大”的意思。也就是说,般若波罗蜜同时具备了六度波罗蜜的全部内容,所以更多时候就单独列出来,别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也就是“大般若波罗蜜”,简称“大般若”。
26.三解脱门,是指达到解脱的三种根本方法。分别是“空,无相,无愿”。因为领悟了“诸法皆空”,所以就会“心无挂碍”。因为明白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体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而就无所恐怖无所畏惧。因为知道整个世界是“四大皆空,五蕴非有”的虚幻不实,所以就会“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也就远离了一切的烦恼和痛苦,从而获得最终的解脱:涅槃寂静。
27.究竟涅槃,又称“无余涅槃”或“大涅槃”,意思就是:成就了圆满智慧和清净法身的大解脱。
28.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的意思是“无上”。“三藐”的意思是“正等”。“三菩提”的意思是“正遍觉”。合起来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遍觉”,是只有佛陀才能具备的,真空妙有而福德圆满的无上大智慧。
第七部分,是佛法秘密乘的持咒修行法门:等同“大明咒,大神咒,无上咒,无等等咒”的般若波罗蜜咒。
29.咒,又称“真言”,梵文为“陀罗尼”。“大明咒,大神咒,无上咒,无等等咒”的意思,是形容般若波罗蜜咒的神奇殊胜无可比拟。30.般若波罗蜜咒,是修学般若波罗蜜时所持诵的咒语。具有神奇无比的秘密甚深义,奥妙无穷而无法解说的。原文大意为:努力努力,快快努力,大家齐努力,速到彼岸去。
换句话说,一部《心经》就是整个佛法的精华所在,涵蕴了“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等修学步骤,总结概括了佛法的全部内容。《心经》的汉文版本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于世的,是唐朝玄奘法师翻译的版本,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全文不连标点在内共260字的《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如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朝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缍,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般罗揭谛,般罗僧揭谛,菩提僧莎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终然而,有次我在无意中,对照了《心经》的梵文歌曲,发现玄奘法师的这个版本并非原汗原味的翻译,好象其中漏掉了一些什么。后来找到另一位佛经汉译大师鸠摩罗什的《心经》版本,一下子就明白漏掉的是什么了。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心经》,全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全文如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
bsp;15.三科,是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的总称。
第三部分,是佛法对生命的基本概念:三世因果,十二因缘。
16.三世因果,“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因果”又称“业因果报”。“业”是指身心所造作的行为意识,有“意业”、“口业”和“身业”之分。所有由“意”、“口”和“身”所引起一切行为,都是有因有果,因果相应的。也就是说,任何行为意识,都是过去的业因所产生的果报,同时又是产生未来果报的业因。所以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7.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是指产生凡夫众生的生死流转轮回的十二种因果关系。分别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第四部分,是佛法的声闻乘(小乘)的修行法门:四圣谛,八正道。
18.四圣谛,是指“苦、集、灭、道”这四个真理。是佛教的基本教义。“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简单地说来,人生要面对诸多的烦恼和问题,这就是“苦”的存在。去发现产生“苦”的原因和根源,这就是“集”。找到了原因和根源,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灭”。正确而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是“道”。四圣谛的真实含义,说穿了,就是如何正确面对现实世界的四个真谛。
19.八正道,就是四圣谛中“道谛”的细说。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分别意思为:正确适当的见解认识,正确适当的思维方法,正确适当的诚实言语,正确适当的意识行为,正确适当的谋生职业,正确适当的努力实践,正确适当的念头思想,正确适当的坚定不移。
第五部分,是佛法的菩萨乘(大乘)的修行法门: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四摄六度。
20.四弘誓愿,就是菩萨立志成佛时所发的四个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21.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度众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22.四摄六度,是菩萨修行法门“四摄法”和“六波罗蜜”的合称。“四摄法”是菩萨度人济世的方便法门: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六波罗蜜”则菩萨修行法门的总纲,有“六度万行”之称,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第六部分,是成佛之道:五乘教法,菩萨道,摩诃般若波罗蜜,三解脱门,究竟涅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3.五乘教法,是佛陀根据人们的不同根性和特点,分别设立的五种修行法门:“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24.菩萨道,就是菩萨乘,又称“菩萨行”。主要内容包括: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和四摄六度。
25.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所有波罗蜜的总称。“摩诃”也是梵文音译,通常的解释就是“大”的意思。也就是说,般若波罗蜜同时具备了六度波罗蜜的全部内容,所以更多时候就单独列出来,别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也就是“大般若波罗蜜”,简称“大般若”。
26.三解脱门,是指达到解脱的三种根本方法。分别是“空,无相,无愿”。因为领悟了“诸法皆空”,所以就会“心无挂碍”。因为明白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体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而就无所恐怖无所畏惧。因为知道整个世界是“四大皆空,五蕴非有”的虚幻不实,所以就会“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也就远离了一切的烦恼和痛苦,从而获得最终的解脱:涅槃寂静。
27.究竟涅槃,又称“无余涅槃”或“大涅槃”,意思就是:成就了圆满智慧和清净法身的大解脱。
28.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的意思是“无上”。“三藐”的意思是“正等”。“三菩提”的意思是“正遍觉”。合起来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遍觉”,是只有佛陀才能具备的,真空妙有而福德圆满的无上大智慧。
第七部分,是佛法秘密乘的持咒修行法门:等同“大明咒,大神咒,无上咒,无等等咒”的般若波罗蜜咒。
29.咒,又称“真言”,梵文为“陀罗尼”。“大明咒,大神咒,无上咒,无等等咒”的意思,是形容般若波罗蜜咒的神奇殊胜无可比拟。30.般若波罗蜜咒,是修学般若波罗蜜时所持诵的咒语。具有神奇无比的秘密甚深义,奥妙无穷而无法解说的。原文大意为:努力努力,快快努力,大家齐努力,速到彼岸去。
换句话说,一部《心经》就是整个佛法的精华所在,涵蕴了“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等修学步骤,总结概括了佛法的全部内容。《心经》的汉文版本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于世的,是唐朝玄奘法师翻译的版本,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全文不连标点在内共260字的《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如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朝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缍,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般罗揭谛,般罗僧揭谛,菩提僧莎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终然而,有次我在无意中,对照了《心经》的梵文歌曲,发现玄奘法师的这个版本并非原汗原味的翻译,好象其中漏掉了一些什么。后来找到另一位佛经汉译大师鸠摩罗什的《心经》版本,一下子就明白漏掉的是什么了。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心经》,全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全文如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